林徽因
(主要内容摘自维基百科“林徽因”词条。)
林轶南
1904年6月10日,林徽因出生于中国浙江杭州陆家巷,祖籍福建省福州府闽县,祖居南后街,后迁衣锦坊、塔巷。父亲林长民,叔父林觉民。林徽因初名“徽音”,出自《诗经·大雅·思齐》:“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后来,为了避免和一位遭鲁迅批评的男性作家林微音混淆,自己改名“林徽因”。
1916年于培华女子中学读书。1918年认识梁启超之子梁思成。1920年和父亲林长民一起赴伦敦生活,开始对建筑感兴趣,并鼓励未婚夫梁思成学习建筑。同年10月,与徐志摩初次相遇。1924年和梁思成一起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由于当时建筑系不招收女生,只得到美术学士学位;但毕业时获得优异成绩。
1925年与闻一多、梁实秋、梁思成等筹建“中华戏剧改进社”,参加演出,交流戏剧艺术。 福老建州筑
1928年与梁思成结婚。夫妇一起考察多处古代建筑,和诗人徐志摩、作家沈从文、学者金岳霖都保持了很好的友谊,创作诗歌、小说、散文、话剧剧本等著作多篇,时人称为“才女”。夫妇二人在西班牙度蜜月后,接受请求回国组建东北大学建筑系,梁思成即去沈阳,林徽因则回福州探望母亲。其父林长民创办的福州私立政法专科学校同人设宴林徽因回国并留影纪念。这期间她协助叔父林天民设计了东街口文艺戏院(存疑),又应乌石山的福建省立第一高级中学之情,讲演《建筑与文学》,应仓前山英华中学之请,讲演《园林建筑》。 FZCUO.COM
林徽因在福州仅停留一个月左右,期间居住在何处尚不清楚。一说林徽因住在塔巷;而据仓山可园的居民所述,林徽因曾在该处居住数日。
FZCUO.COM
来源: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林轶南
林轶南
福老建州筑
FZCUO.COM
福老建州筑
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来源: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福州老建筑百科网
来源: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1949年,北平被中国共产党接管前夕,林徽因与梁思成皆曾赴西柏坡与中共高层商谈,确保北京古城的建筑完整不受战火波及,得到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支持,最后北平地区以和平方式易手。之后,林徽因受聘为北京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同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林徽因获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组成员,曾带领清华大学设计组提出大孔玉璧和五星、齿轮、嘉禾、国名组成的国徽草案。后与夫梁思成及其他成员参与修正了中央美院张仃方案的建筑图案与色彩,1950年6月20日,全国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决定以清华大学深化的第二稿为基础制成国徽。在此期间,林徽因还设计了八宝山革命公墓主体建筑格局。
林轶南
时年林徽因身体健康状况已经欠佳,仍然继续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工作,除参与设计国徽外,亦出任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组成员,设计了纪念碑底座和花环图案。1955年4月1日因肺结核久治不愈,林徽因病逝于同仁医院,4月3日,林徽因追悼会在北京市金鱼胡同贤良寺举行,多位亲朋好友出席其追悼会。悼词来自清华好友钱端升教授,挽联中较为出名的来自好友金岳霖教授:“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之后林徽因遗体被火化安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紧邻比自己早一年逝世的小叔梁思永之墓。她的墓碑为其亲自为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的花环刻样,她的墓也是八宝山革命公墓里被祭扫最多的。
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西门麻风所旧址 下一篇 福建省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