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曾位于仓山区程埔头石岩路1号(聚和路、石岩路口)。民国四年(1915年),福建辛亥革命元老程拱宸在程埔头拓地一亩有余,拟建宇园。后因故延迟至十四年(1925年)才开始营建,并于次年建成。主体为三层砖木结构、红砖砌筑的近代西式洋房,东南部有突出的角楼。由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民国海军司令萨镇冰为其奠基,时任福建省副省长刘通手书“宇园”二字。2006年,仓山区在实施“程埔头旧屋区改造工程”的过程中,将宇园列入拆迁对象。在对峙一年多后,2007年11月,宇园最终被拆除。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对两座建筑进行了测绘,并在2010年“异地重建”于时代中学附近。[阅读全文:]
摘要: 曾位于仓山聚和路15号(原聚和路3号),为一座二层砖木结构的殖民地外廊式建筑,传为德国领事馆工作人员的住所,故名。约建于1910-1930年间。2007年11月在程埔头拆迁中被拆除,2010年在附近重建。[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上下杭三捷河南侧,产权归属为福州古厝保护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为独幢中西合璧式民国双层红砖楼,坐北朝南偏西向,占地总面积为423.74平方米。前天井北侧为回廊,东西两侧为双坡顶披榭,外廊内屋,双层结构,顶部施三角屋架。主座为面阔三间、进深五柱,两侧带梓院的平面布局。[阅读全文:]
摘要: 苏州桥位于闽侯县南通镇苏坂村北面,民国18年(1929年),萨镇冰募资所建。南北走向,钢筋水泥混合孤形桥。桥长88.6米,桥面宽约5米,中间为车道,两旁为高出10厘米的行人道。三墩、船形,骊水四道,等跨,两旁置桥栏。桥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当时福州地区除万寿桥之外的第二大跨梁式大桥。[阅读全文:]
摘要: 曾位于台江区茶亭街,该店生产的角梳为茶亭三个著名角梳品牌(邹振记飞鹰牌、润光厚童牛牌、李厚记航海牌)之一。润光厚“童牛牌”角梳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由蔡存德始创,传艺至子蔡寿穗、蔡寿达。1933年,润光厚角梳庄制作的“童牛”牌角梳,在美国芝加哥百年进步博览会上荣获金牌奖。[阅读全文:]
摘要: 曾位于台江区茶亭街,该店生产的角梳为茶亭三个著名角梳品牌(邹振记飞鹰牌、润光厚童牛牌、李厚记航海牌)之一。[阅读全文:]
摘要: 原位于仓山区岭下里27号(1950年代门牌号)。已消失。曾任福建省教育厅厅长的黄翼云曾暂住于此。[阅读全文:]
摘要: 曾位于鼓楼区南街东侧,1940年由陈炳桂创办。1966年改称前卫药店,九月改名卫民药店,1971年移交古楼商场领导,1972年收回恢复为大生春药店。[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