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建筑群位于西湖宾馆内,由三座楼房、一座亭阁组成,其中前者位于原灵光盲童男校范围内,后者则为廖家(廖鸿荃)府邸的一部分,《福州市区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规划》将其误登记为西湖开化屿上已拆除的紫薇厅。2011年,北侧两座建筑被拆毁,兴建悦华酒店。[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福州市仓山区仓前街道亭下路79、81、83、85、87号(亭下路拐弯处),为三层砖木结构的近代西洋式建筑,建于1938年。原为印尼华侨蔡志远先生的旧居。建筑依山而建,呈半圆形,内有天井;立面装饰丰富,临街面门窗较有特色,二层为拱窗,拱窗亮子带有精美的木质雕花;每二扇拱窗再砌一复拱,富有变化。三层窗平拱不发券;三层转角处设有挑出的木质露台。[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仓山区立新路35号(旧金峰里4号),建于民国时期,为“芝园”的一部分。芝园原主人黄高泽,系观井路“诊寿堂”西药房掌柜,其经营药房、牛奶厂致富后在此建两幢砖木结构房屋,本建筑为较早建的一幢。1938年由曾秉熙医生购入,开设诊所。后其中一半(现立新路35-1号)由曾氏售予印尼华侨倪氏。建筑有较大改建,已不复旧貌。[阅读全文:]
摘要: 福州私立协和职业学校教学楼1,位于鼓楼区杨桥西路祭酒岭,原为美以美会等创办的“福州私立协和职业学校”教学楼之一,始建于民国十七年(1928),抗战期间被日军炸毁,抗战胜利后重建。建国后经过院校调整、合并,改称福州农业职业学校;1958年福州农业职业学校划归福建农学院、从此迁出,本建筑之后一直为部队使用。[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仓山区乐群路14号,曾为基督教美以美会设立的建筑设计机构“协和建筑部”的办公楼,约建于1946年。后为福建神学院使用。为三层砖混结构建筑,现代主义风格。协和建筑部(Union Architectural Service,又称Fukien Construction Bureau),是民国时期福州重要的建筑设计机构。其作品包括福建协和大学建筑群、福州协和医院旧病房大楼等。[阅读全文:]
摘要: 本建筑东邻观巷,西靠观巷堂,应建于观巷堂1916年落成之后。清水红砖墙面,东侧正立面有装饰意味的双层拱廊。[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福州市南台岛(仓山区)的高盖山南侧,1941年日军侵占福州后强征民力修筑,占地6000多亩。[阅读全文:]
摘要: 城直街叶宅位于鼓楼区城直街31号,为一座民国洋楼,主人叶家为华侨,一直居住在此直至2012年房屋被征收。叶宅主体建筑建于民国,两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坡屋顶,平面不规则,立面大面积开窗,带有一定的现代主义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