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洪氏三兄弟老宅之一。2019年洪氏族人申请认定不可移动文物失败,随后不久失火焚毁。[阅读全文:]
摘要: 洪氏三兄弟老宅之一。2019年洪氏族人申请认定不可移动文物失败,后被列入闽侯县传统风貌建筑建议名单。[阅读全文:]
摘要: 洪氏三兄弟老宅之一。2019年洪氏族人申请认定不可移动文物失败,后被列入闽侯县传统风貌建筑建议名单。[阅读全文:]
摘要: 朱紫坊驿道位于鼓楼区朱紫坊巷内,修建于清代后期,为朱紫坊巷道。驿道东西走向,由安泰桥通向津门路。2008年在朱紫坊基础设施改造中被毁,石板被挪用到周边小巷中“重新利用”。[阅读全文:]
摘要: 观巷基督教堂,初建时名太平街教堂(Peace Street Church),1916年改名刘公纪念堂(Lau Memorial Church),是美国公理会在福州创建的第二座教堂,也是该会闽北教区以及1927年以后的中华基督教会闽中协会的总堂。[阅读全文:]
摘要: 福州三一学校位于仓山区公园路,是福州外国语学校(福州九中)的前身,是福州历史悠久的一所教会学校,建校于1907年,历史可追溯至1878年。[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福清市龙田镇福清三中校内,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由时任福清培元书院院长的柯志仁教士(H. R. Caldwell)和方鲍参牧师在美国向柯琳·约翰逊(Caroley Johnson)女士募捐而得,于1909年建成后名为“Carolyn Johnson Memorial”(柯琳·约翰逊纪念堂),同时还建成膳厅、浴房、围墙等。2002年由福清三中在香港的校友集资修缮加固,如今风貌依旧,并已申请确定为福清市文物保护点。[阅读全文:]
摘要: 建于1906年,由美国的柯琳·约翰逊(Caroley Johnson)女士捐款建造,本世纪初拆毁重建。[阅读全文:]
摘要: 西门天主堂,又名定远桥天主堂、若瑟堂。建于1900年,起初是一位教友献出的三进平房。1915年,教会出资将平房重建为一座半西式两层楼房,该楼毁于1948年6月的特大洪水。半年后,又在原址建起一座木构教堂与一座砖构神父楼,其中教堂毁于“文革”,神父楼则在1997年第三次重建中被拆除。[阅读全文:]
摘要: 格致中学校史馆,位于校园内靠近金粟台的小丘上,始建于1889年,1910年左右重建为今貌。此后经过数次重修,在2017年170周年校庆前拆除重建。[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