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塔亭路位于梅坞顶,旧时为下渡藤山的小山包“雁峰”之顶;原名“雁塔境”,以原址延寿塔和塔边之亭得名。塔亭路是民国时期仓山著名的商业街。[阅读全文]
摘要: 福州建筑工程学校办公楼,位于长安路89号, 约建于1953年,为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民族形式,为省属建筑工程类专科学校,现为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使用。[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仓山区梅坞顶,始建于1962年,1964年10月1日建成对外开放。文革期间,被辟为农场,公园设施尽毁。1972年以后开始重建,先后依山势修建了亭台楼阁、回廊、清池喷泉、叠石假山、石椅等。[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仓山区公园路13号军区集资房院内,原也是藤峰可园院落的一部分,建设时间较公园路15号早。现存“藤峰可园”古井及残碑,古井一面篆有“藤峰可园”字样,另一面为“光绪甲辰年造”(1904)。据居民回忆,该处原是一座近代西洋式建筑,与公园路15号相似。[阅读全文]
摘要: 亭下路位于烟台山西部,原名岭顶巷,因所处“亭下山”而得名。亭下路北起仓前路,西连忠烈路,呈L状,是仓山民居集中的一片区域。[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仓山区西郊洪塘村附近乌龙江上,为福州唯一的水上寺。寺始建年代不详,元代已有王翰《金山塔》诗。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毁坏,1934年重修,1983年、1996年两次再修。主要建筑有妈祖殿、石塔、文昌阁、厢房;妈祖殿面阔三间、进深三柱,单檐歇山顶,角檐翘角,上饰卷草,下施角鱼。左厢房名“借借室”,是明代“三一教主”林龙江(林兆恩)借居之处。右厢房名“忙忙斋”,传为抗倭名将张经早年读书处。金山塔,在寺院中庭,为七层八角楼阁式实心石塔,高11.5米,二层素面须弥座。塔身素面,四面设券门,角檐上翘,葫芦形塔刹。1983年8月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阅读全文]
摘要: 闽侯崇圣寺,曾称应天广福禅院、应天雪峰禅院、雪峰崇圣禅寺,位于福州市闽侯县大湖乡雪峰村雪峰山山麓,为是禅宗流派云门宗、法眼宗的发源地,宋朝禅院五山十刹中十刹之一。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之一。[阅读全文]
摘要: 福州地藏寺,又称古迹地藏寺,位于福州市鼓楼区洪山镇东门琯尾街金鸡山山麓。福建省内有名的尼众丛林[1],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之一。1992年公布为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阅读全文]
摘要: 林阳寺,古称林洋院、瑞峰院,位于福州市晋安区北峰瑞峰山麓,曹洞宗佛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之一。1992年公布为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简介该寺前身为后唐长兴二年(931年)的林洋院,后晋天福元年(93[阅读全文]
摘要: 西禅寺,又称清禅寺、延寿寺、长庆寺,位于福州市鼓楼区洪山镇怡山山麓,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之一,1992年公布为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阅读全文]
摘要: 福州涌泉寺,又称国师馆、鼓山白云峰涌泉禅院,位于福州市晋安区的鼓山上,为中国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之一,是福州的标志性景点之一。1992年公布为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仓山区施埔路125号大院内,曾是“英国印度妇女教会”创办的“明道盲童女校”校舍,建于1922年。为两层砖木结构、殖民地券廊式风格的近代西洋建筑。现废弃。[阅读全文]
摘要: 洋墓亭(Foochow Mission Cemetery)是福州市仓山区的一个已经不存在的教会公墓,始建于1848年,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地点位于福州市仓山区仓前山麦园路西端山头的南北两侧。“文革”期间,洋墓亭被“破四旧”的红卫兵砸毁夷平,1970年代该地又被改建为福州橡胶厂。现今橡胶厂已拆除,原先洋墓亭的地界一部分位于今天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内东侧,一部分已被房地产购置开发楼盘。 洋墓亭被毁后仅余两根石柱,分别镶嵌于进步路、程埔路的墙上,至今仍存;此外,仓山区博物馆藏有洋墓亭的三块墓碑,[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福州市马尾区马尾镇魁岐村,为福建协和大学建筑群的核心建筑之一,建于1926年,茂飞(茂丹洋行)及协和建筑部设计。2013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阅读全文]
摘要: 福建协和大学文学院大楼位于福州市晋安区魁岐村。茂飞主持设计,原设计为宿舍楼(Typical Dormitory)。1924年建成,命名为何氏纪念楼,以纪念为创校作出重大贡献的何乐益董事。1928年,何氏纪念楼毁于火灾,因此募捐重建宿舍,后改为文学院。其建筑原型影响了茂飞后续一系列项目。[阅读全文]
摘要: 【所在位置】鼓山隧道边【建筑名称】原来名称:魁岐森林看护房现在名称:教师宿舍1【建筑质式】砖木结构【建筑质量】轻微破损【建筑年代】1927年【性质功能】原有建筑性质:居住现在建筑性质:居住【建筑形式】现[阅读全文]
摘要: 福建协和大学(Fukien Christian University, 1915-1951),简称“福建协大”,是20世纪上半叶位于福州的一所教会大学,它是美英基督教差会在中国建立的16所教会大学之一。[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仓山区乐群路23号,始建于清末,为三层(含一层地下室)砖木结构的殖民地券廊式建筑,南北两侧均带有门楼。建筑总占地面积约437.86平方米,长18.514米,宽23.65米,高11.356米。清光绪七年(1881),法领事布得兰(Cte.de Pourtalè-Gorgier)委托多明我会李宏治主教在天安铺租地,次年开工建设。1898-1905年,法国著名诗人、剧作家和外交官高乐待(Paul Claudel,1868-1955,也译为保罗·克洛岱尔)曾在此居住、办公。除此之外,本建筑还曾作为天主教多明我会主教公署、美孚洋行、中国救济总署福州分署、齐鲁大学医学院、婴德小修院等使用。1966年后,转为仓山区环卫所及民居。现为天主教徒住宅及仓山区消毒队使用。[阅读全文]
摘要: 大根堂原名大墙根教堂,是真耶稣教会在福州建立的中心教堂,创建于1928年,位于城内(鼓楼区)大墙根(大根路)15号。1923年,真耶稣教会创始人之一张巴拿巴来福州传道,有105人受洗,于是成立福州真耶稣教会,隶属于闽北支会。[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