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的福州老建筑百科

按字母顺序浏览:

搜索“TAG:25”找到相关内容500篇,用时0.087736秒     

吴厝村江墘埕29号
编辑:0次 | 浏览:7329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3-06 14:05

摘要:位于螺洲镇吴厝村江墘埕29号,清代民居。[阅读全文]

吴厝村江墘埕28号
编辑:0次 | 浏览:7874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3-06 14:02

摘要:位于螺洲镇吴厝村江墘埕28号,清代民居。[阅读全文]

吴厝境泰山府
编辑:0次 | 浏览:7860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3-06 13:52

摘要:位于螺洲镇吴厝村。[阅读全文]

三刘尊王祠
编辑:2次 | 浏览:9828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3-02 13:21

摘要:三刘尊王祠,位于吴公祠堂东侧,始建于明代,占地面积250平方米。显应三刘尊王祠在洲中文庙之右,吴祠之左。本只一庙,嗣后增建四庙。一在洲尾,一在莲宅,一在仓里巷,一在洲头顶。[阅读全文]

螺洲钟园
编辑:2次 | 浏览:8804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3-02 13:11

摘要:位于仓山区螺洲镇陈氏宗祠东侧,建于1910年前后,坐北朝南,前后两进,并有花园(现已毁)。花园内有水池、船屋、葡萄架等。[阅读全文]

石仙造像
编辑:1次 | 浏览:9957次 词条创建者:nenva     创建时间:02-10 12:07

摘要:位于福清市龙田镇福庐山公园内,明代道教石刻造像。高3.15米、宽4.06米、厚2.8米。石仙屈膝盘坐,袒腹含笑。右手做拊耳状,意为“耳听北方之消息”。福庐山自古为福清名山。曾先后辟有72景,加上紧邻的灵岩山36景,合计108景,但大部分毁于“文革”。石仙造像造型匀称,线条流畅,形神兼备,唯妙唯肖,为福庐山重要一景,亦堪称石雕艺术珍品。当地人相传,只要用石头敲击石仙的腹部,便可飞黄腾达、日进万金,于是不少人前往仿效,以致其腹部早已千疮百孔、伤痕累累。1999年3月,福清市人民政府将石仙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阅读全文]

凤港林森故居
编辑:0次 | 浏览:15626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1-31 18:43

摘要:位于闽侯县祥谦镇凤港村,坐北朝南,始建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林森高祖林国仕(字用厂)修建,瓦椽架于七星壑上。“据村里的乡贤说,林森出生时老屋已基本濒临倒塌,林森之后曾经多次回乡,但是他每次回乡,都以关抚民生为先,不但修道铺路,还兴办了4所中小学,编修了淘江林氏族谱,却无暇顾及修葺自家陈年老宅,以至老宅年久失修,于20世纪50年代故居毁坏。”上世纪90年代,乡亲自发筹资,在原址附近依照原貌建成故居。[阅读全文]

杨厝龟山阁
编辑:0次 | 浏览:10163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1-31 13:09

摘要:位于闽侯县青口镇杨厝村。龟山阁坐北朝南,为全木结构双层楼阁,建于碧波之上,江水环流阁下,基础用方形条石垒迭成“井”字形墩式基,上铺方形磉盘石,鼓形石柱础。面阔三间,进深四间,穿斗式木构架,重檐歇山顶,灰瓦铺作,鹊尾吻。四角转角处椽板象四把合扇展开,结构奇巧。上下两层四周均置木环廊,木倚栏和靠背花格栏干,花格门、窗。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阅读全文]

行相桥
编辑:1次 | 浏览:9664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1-29 20:53

摘要:位于长乐区古槐镇竹田村东,横跨星溪两岸。始建于明正德七年(1512年),全桥长26米,宽3米。现桥旁加一条过水渠道。[阅读全文]

榕荫桥
编辑:6次 | 浏览:14332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1-06 21:31

摘要:位于闽侯县南通镇苏坂村,原名仙坂桥,始建于南宋隆兴二年(1164年),清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重建,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重修增设桥栏。为石构平梁桥,全长27米,宽3.5米,两桥墩三孔道,墩呈船形,不等跨,净跨4-5米。桥台与墩由条石砌就,上层各有出挑,中间一孔用四块大石板条平铺,每块长0.8米,宽0.7米,厚0.4米,东西两孔石梁上各铺54块小石板,并向两岸斜架石梁,整座桥呈弓形,可供船只往来,两侧设望柱、护栏。[阅读全文]

杉洋文化宫
编辑:0次 | 浏览:9219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12-13 21:34

摘要:位于古田县杉洋镇中心。应建于建国初期。正面用4根爱奥尼式巨柱,顶部做三角形山花,是比较典型的见过初期的苏式古典主义建筑。[阅读全文]

九斗庄
编辑:2次 | 浏览:12642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11-20 13:23

摘要:因占地九斗(九斗稻种)而得名。张明良、张明恪、张明起建于清光绪廿一年(公元1895),坐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寨堡式建筑,有完整的防御设施。主座二进,第一进大厅之高大,堪称全县之冠。主座为四梁扛井结构。[阅读全文]

盘古文昌阁
编辑:0次 | 浏览:10737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11-20 13:21

摘要:始建于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1998年重修。坐西北朝东南,占地面积360多平方米。土木结构。平面由门厅、天井(两侧厢房)及阁楼组成。阁六角三层,攒尖顶。底屋子面阔三间,进深七柱,抬梁减柱造。供奉文昌大帝、大王公、大王母、土地公等。为当地群众一处极为重要的民间信仰场所。[阅读全文]

巫洋寨
编辑:0次 | 浏览:9312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11-20 13:14

摘要:位于葛岭镇巫洋村下巫洋。始建于清嘉庆年间,由私塾先生林道皋发起而建,用以宗亲聚居,抵御匪寇。古寨占地15亩,建筑面积7000多平方米,围墙宽1米,高6米,三进院落,共有房120间。巫洋寨周边有大片苍天柳杉林环绕,环境清幽,寨内青石庭院,雕梁画栋,工艺精湛。鼎盛时有30户人家在此聚居生活,而今久无人烟,寨堡荒芜,破败不堪。[阅读全文]

福隆居
编辑:1次 | 浏览:9206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11-17 14:35

摘要:位于盖洋乡盖洋村墩前16号。由郑章富建于清道光年间,距今170余年历史。原寨占地面积4000平米,如今只剩2000平米主院落保存完好。[阅读全文]

珠峰寨
编辑:0次 | 浏览:9626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11-17 14:28

摘要:位于盖洋乡珠峰村。由谢天养建于清朝末年,由于当时土匪猖獗,出于对子孙后代的安居乐业着想,35岁的谢天养选择在珠峰阳光充足,地势险要的牛坪岐右侧墩仔下鲤鱼嘴处兴建珠峰寨。全寨历时22年建成,占地面积5400平方米,辉煌时期曾住三百多人,是当时县内三大寨之一,方圆数十里的人们称之为“最文明的寨宇”。[阅读全文]

新安庄
编辑:0次 | 浏览:8922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11-17 14:27

摘要:位于盘谷乡福坪村福坪46号。建于光绪年间,占地面积1611平方米。整个建筑为天井式四合院格局,双层土木结构,现保存完好。外围寨墙坚固,庄墙廊房共有二层,外墙设有瞭望窗和射击孔。一座三层铳楼与寨墙连成一体,扼守在通往新安庄的村口大道边上,默默地为张氏庄主看家护院,抵御匪盗。[阅读全文]

祥福堂
编辑:0次 | 浏览:12322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11-16 13:34

摘要:位于洑口乡山寨村山寨33号。为黄贵郎所建,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历时12年建成。原寨占地面积三千余平方,现存院落占地面积1040 平方米,建筑面积1616 平方米。该寨风水上有“飞凤下洋”格局。[阅读全文]

中埔寨
编辑:3次 | 浏览:15188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11-16 13:30

摘要:位于长庆镇中埔村中埔16号。又名八卦寨,始建于清嘉庆己巳年(1809 年),由林孟美起盖逢源宅后,其子程德围建成八卦寨。占地面积4831平方米,建筑面积7722平方米,总共有182个房间。寨堡依照八卦图排布和“卍”字形而建,以中轴线为中心呈对称布局,三进四落,由前埕、院井书院、大厅、后座、左右横厝组成。左右各有花厅和花园、正厅后还有二个花台[阅读全文]

香远堂
编辑:2次 | 浏览:11349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11-16 13:28

摘要:位于梧桐镇溪北村上溪口33号。建于清嘉庆二十年(1815)至道光十四年(1834)。堂横式民居,占地面积2417.3平方米,建筑面积3797平方米。坐西南朝东北,通面阔45.87米,通进深52.7 米。中轴线前后三堂,分别为门厅、主厝、后楼;主厝面阔七间,梢间与尽间之间以封火墙相隔,封火墙几字形墙帽,穿棋盘格瓦衫。堂屋两侧为水圳,跨水圳建有两层过水阁,通往外侧横屋。[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