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的福州老建筑百科
福州老建筑百科 - 回溯千载历史,重建福州记忆 >> 金山塔寺 >> 历史版本
编辑时间历史版本内容长度图片数目录数修改原因
01-31 02:40 历史版本3 3094 3 0 全文编辑
上一历史版本 | 最新历史版本 |   下一历史版本 | 返回词条

金山塔寺

1871年秋冬时节,约翰·汤姆逊(John Thomson)在乌龙江南岸沙洲边沿自上游向下游方向拍摄了金山塔寺。这幅构图完整,水面上还有船只点缀。引自《福州与闽江》(Foochow and the River Min)1871年秋冬时节,约翰·汤姆逊(John Thomson)在乌龙江南岸沙洲边沿自上游向下游方向拍摄了金山塔寺。这幅构图完整,水面上还有船只点缀。引自《福州与闽江》(Foochow and the River Min)




 


    金山寺,位於福州西郊洪塘村附近烏龍江上,是福建唯一的水中寺,1983年公布為福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金山寺原是江心的小石阜,俗傳它能“從潮升降,水漲山升而不淹沒”。宋代在其上建起一座七層八級的實心塔,高約7米,花崗石砌成,後來又在塔周圍建了小巧玲瓏的庵堂。因為它的形狀象石印浮于水面,又有一座石塔,有如江南鎮江之金山,故名“小金山”,寺也得名金山寺,或稱金山塔寺。
    現在的金山寺系1934年重建的,但基本仍維持了1870年的格局。塔前為觀音閣,有一副有名的楹聯“日夜長浮,不用千篙爭上水;乾坤屹立,獨能一柱砥中流”;塔後是大悲樓,左右各有一間斗室。左室名“怡怡齋”,明抗倭名將福州人張經,年輕時曾在這裏讀書。右室名“借借室”,相傳明嘉靖年間,愛國學者林龍江在此著書立說。他所用的桌椅器具等物全是向附近村民借來的,所以稱為“借借室”。室的門上有他自署的一副對聯:“山川寄跡原非我,天地為廬亦借人。”
    金山寺周邊古有洪塘八景:洪塘古渡、石倉秋煙、半洲漁火、妙高鐘聲、雲程石塔、巴山風帆、環峰夜月、旗麓斜陽。如今某些景點如石倉園已經不見了,但仍有不少能夠看到。
 

 

1870年代的金山塔寺,福州同兴照相馆(Foochow Tung Hing)摄。拍摄时底片感光时间很长,使得江面显得异常平静,没有了水的感觉,整个金山塔寺好像浮在云端一样,宛若仙境1870年代的金山塔寺,福州同兴照相馆(Foochow Tung Hing)摄。拍摄时底片感光时间很长,使得江面显得异常平静,没有了水的感觉,整个金山塔寺好像浮在云端一样,宛若仙境




1870年代的金山塔寺。选自日本东洋文库所藏莫理循之影集(Album of Hongkong Canton Macao Amoy Foochow vol.1)1870年代的金山塔寺。选自日本东洋文库所藏莫理循之影集(Album of Hongkong Canton Macao Amoy Foochow vo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