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的福州老建筑百科
福州老建筑百科 - 回溯千载历史,重建福州记忆 >> 青芝寺 >> 历史版本
编辑时间历史版本内容长度图片数目录数修改原因
01-18 12:28 历史版本1 3456 0 0 新增图片
最新历史版本 |   下一历史版本 | 返回词条

青芝寺

一、建筑名称:青芝寺

二、建筑创建:

  青芝寺据说始建于唐朝,原在八仙岩。
  万历四十年(西元1612年),工部侍郎董应举退隐归田,倾其家产,开拓青芝山景观,移建青芝寺于现址。
  万历四十四年(西元1616年),叶向高第一次辞内阁首辅归里,与友吴需访董应举不遇,赋诗二首,后刻于观仙洞崖壁。
  清光绪十三年(西元1887年),兴福禅师增建大士殿(后殿)。
  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琯头名士林焕章、陈彦超、吴鹗等征社同仁在青芝山建楼纪念董应举,以董应举晚年所居“梅花楼”名之,并环植梅树于楼外,为福州一带文人名流聚会的场所。
  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林森被迫辞福建省长职,隐居青芝山啸余庐,期间与青芝寺住持觉非禅师来往密切,
  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青芝寺大雄宝殿被大火焚为焦土,琯头名绅林焕章、陈彦超电告林森。林森在南京为青芝寺募捐汇回重建大雄宝殿。大雄宝殿上诸佛像以及大士殿上的地藏、目连二菩萨像,均是林森在南京雇工用檀香木雕塑,由海军部派军舰代之直接运至琯头,再搬运到青芝寺贴金装置。

三、建筑衍变:

  青芝寺是青芝山风景区的核心,70年代以来一直保持香火旺盛。
  90年代以后,青芝寺开始不断扩建。

四、建筑形态:

  青芝寺结构中西合壁,外墙西化内部中式。寺院主体两进,正殿大雄殿,后殿大士殿。
  门墙为青砖砌筑,两层,底层正中辟门,有台阶、抱鼓石等;二层为四个矩形窗,上为带有斗拱意味的砖砌线脚,其上为英式女儿墙。
  进门为天井,环绕两层回廊,正面为大雄殿,面阔三间,石柱,木屋架。在大殿第一对柱子上有林森署名的对联:“前殿涌祥光,适白马载经,声教千年方暨讫;名山开法会,引青芝献瑞,神灵百洞尽皈依”。
  大雄殿后为大士殿,三开间单檐硬山顶,两面封火山墙。寺旁有“翠壑”、“渐入佳景”、“青芝立马”等摩崖石刻。
  寺侧梅花楼,两层木结构。

 

 

五、相关文章:

1、叶向高诗刻:
  在青芝寺大门右下侧的猿公洞中,摩崖高227厘米,宽152厘米,行草,纵12行,字径10厘米。文曰:
   青溪之上为中峰,岩洞奇绝,去廷尉董公河居不数里,鲜有迹者。公芟芜刊阻,渐次开辟,名胜始出,可与吾邑之灵岩福庐相伯仲。惜公之力绌,不能大畅真意,其经营拮据,多君子鸣伟之力。余与吴君需游而乐之。爰赋二章兼为公劝驾。
 菡萏峰高俯碧流,青溪环绕近沧洲。天开灵境留仙住,海涌神山壮客游。
 古洞云深藏蝙蝠,悬岩石出像狲猴。千方胜迹今方辟,好对青尊共拍浮。

 丹梯百丈接岩扉,古寺青芝隐翠薇。山馆庭深闻虎啸,海天秋晚见鸿飞。
 闲随樵伴时肩奕,静掩禅关自息机。我已投林君早出,沧江未许恋渔矾。

 丙辰秋八月,福清叶向高书。

 

2、董应举诗:

吾观此岩中,点点皆成象,一似浑天仪,星辰缀其上。

3、林焕章诗:

名山点缀待名流,古迹湮芜处处搜。岩洞复开今日径,梅花重建旧时楼。

登高且喜诸君集,览胜常临此地游。三百年来新眼界,菊樽秋社喜相酬。

4、刘通诗:

细味幽园缓步行,四山流翠大江明。风来梧竹松揪响,半作涛声半雨声。

5、郭柏苍诗:

云埋六翮风力低,息机方笑前途迷。坐看松桂千万树,静待归鸦无数栖。

6、林翰西诗:

一笑扶筇至,青山有主人。楼虚宜急雨,梅瘦忆初春。

却喜能专壑,何当与结邻。八仙相对饮,醉现本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