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别墅建筑群
一、建筑名称:东山别墅
二、建筑创建:
从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的地图上,本处尚是农田;而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的地图上,本区域已经标注为“东山别墅”,考虑到资料截止时间的影响,故本建筑群的建设时间应为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到十九年(公元1030年)间。
从这批建筑的形态特征来看,这应该是一个集中开发的土地项目,即先由一个开发商获得土地,然后再划分为多个土地单元,出售给不同的投资者建设。这些投资者或将其建为住宅自己居住,或建成单元式公寓分拆出租(或出售)。 三、建筑衍变: 从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到廿六年(公元1937年)的10年时间内,受到北伐前夕民间收回租界浪潮、福州“反文化侵略收回教育权”运动等的影响,洋人势力在福州迅速衰弱,国人大规模进入原洋人的势力范围仓山,替代了洋人的活动,在仓山兴起了新一轮的建设高潮。公园路建筑群的拓展也影响了积兴里建筑群的形成(主要建设时间在民国二十年以后,即1932-1935年间)。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在此后长达十二年的战争期间,福州两次沦陷,五次政权更迭,包括东山别墅建筑群在内的建筑曾发生大量的转让、代管、征收、罚没、侵占、破坏、主人逃亡、产权文件灭失等情况,许多建筑产权发生了变更。1949年后的“社会主义改造”及“文化大革命”则更进一步加剧了这种变更,直到改革开放才部分恢复了原有产权状况。 四、群落组成:
目前东山别墅可以确定的组成部分有:
谢为霖宅:门额为“东山别墅”
振庐:福泰和老板周学振宅,由两座维多利亚式中厅住宅组成,院落较大,绿化良好。
清河庐:印尼侨属俞李氏(明月)宅,辗转到郑氏,一座英式住宅,内部改建
颖庐:黄省三宅,一座中厅住宅
公园路6号:唯一的青砖住宅,立面有殖民式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