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驻福州领事馆办公楼
一、建筑名称:俄国驻福州领事馆办公楼
二、建筑创建:
清同治四年九月(西元1865年10月)俄国首任副领事德理到任,于次年在今公园路39号建造领事馆。
三、建筑衍变:
民国元年(公元1911年),该馆舍卖给圣公会三一书院(现福州外国语学校)作为校舍。三一中学将原俄国驻福州领事馆办公楼改名为“二楼”,并在校园内新建了一批建筑。
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在“反文化侵略收回教育权”运动中,三一中学因传教士来必翰粗暴管理、冤枉学生,爆发大规模请愿游行等活动,受到校长林步基、传教士来必翰坚决镇压,林步基的内弟倪绳祖(倪柝声的弟弟)并曾以刀枪威胁学生。后经社会各界一致声讨,教育厅明令三一学校中学部解散停办,中学部学生转学到省属各校。后校方将“二楼”再次改名为“必翰楼”,以纪念来必翰。
1952年,三一中学由政府接收,改名福州市第九中学,校址仍在公园路。本楼在此后的校园改造中被拆毁.
1996年,九中校友会组织校友们捐资,对拨付其使用的原俄国驻福州领事馆官邸以“修复”的名义进行改造。由于主事者(可能不是校友,只是学校的工作人员)对校园历史环境不熟悉,加上粗心大意,连建筑开间这样巨大的差别都没发现,将其错认为本办公楼,并以本建筑的传世照片为依据,将原来保存完好的木制俄式门廊被拆毁,改造成英式混凝土门廊,且制作工艺粗糙。
四、建筑形态
从传世照片看,俄国驻福州领事馆办公楼为两层砖木结构,立面呈典型券廊式风格,表面粉刷成白色,面宽七开间,两端开间略小,中央开间正面突出一单开间单层的门廊。在售予三一中学后,底层外廊被改造成拱窗
五、技术数据
【位 置】公园路39号(福州外国语学校内 )
【建筑名称】俄国驻福州领事馆办公楼
【建筑结构】砖木结构
【建筑质量】已拆毁
【建造年代】清同治五年(1866年)
【性质功能】办公楼
【建 筑 师】不明
【建筑风格】券廊式。
【建筑规模】
【建筑环境】原建筑周边植被丰富,人文环境优越。
【所有单位】俄国驻福州领事馆
【当前所有】被福州外国语学校拆毁
【使用情况】已经毁
六、身后情况
被拆毁后在原址改建教学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