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的福州老建筑百科
福州老建筑百科 - 回溯千载历史,重建福州记忆 >> 灵济宫 >> 历史版本
编辑时间历史版本内容长度图片数目录数修改原因
11-27 19:28 历史版本5 4772 3 0 新增内容
上一历史版本 | 最新历史版本 |   下一历史版本 | 返回词条

灵济宫

一、建筑名称:洪恩灵济宫

二、建筑创建:

  据清林枫《榕城考古略》载:“后晋天福开运三年(西元946年)建祠,宋太平兴国八年(西元983年)里人方珏定庙于芝屿,祥符元年(西元1008年)又定庙于横溪,政和七年(西元1117年)迁今址。”

  据《灵济祖庙记》记载,灵济宫原是青圃村大王宫。始建于五代年间,供祀徐温之子知证及知谔。南宋端平三年(西元1236年),朝廷赐予‘灵济’庙额。

  明永乐十四年(西元1416年)明篡位帝朱棣得病,久治不愈,后祷于二徐真人而突然转好,认为是二徐真人显灵治好,于永乐十五年(西元1417年)正月诏令工部等司敕建青圃灵济宫,同时在北平内城西侧建造洪恩灵济行宫。

三、建筑衍变:

  永乐十七年(西元1419年),正一嗣教真人张宇清在灵济宫行斋七日,集浙江、湖广、江西、福建四处道士七千余人举建斋会,参会羽士之多,创历史纪录。

  明成祖以后的宣宗、英宗、宪宗等也大力推崇二徐真君,成化二十二年(西元1436年)明宪宗加封其二徐真人为“上帝”,神像的衣袍也由原来的“皮弁冠,大红云龙服”,改为“平天冠,明黄紵衣”。

  满清崇奉喇嘛教,入关后废除灵济宫信仰,北平灵济行宫被改为喇嘛庙,福州灵济宫也日趋萧条,仅在康熙十年(西元1617年)有过一次小规模维修,留有《重修灵济宫记》嵌于大殿左侧围墙上。

  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当地乡民再次维修灵济宫,修复前殿。

  1956年农业合作化,灵济宫被当地政府征作为粮食仓库,宫内文物被毁一空。1988年青圃灵济宫被村民收回,村民们还自发地集资维修宫内外建筑,并重新造像布置灵济宫神殿。

  1989年3月,灵济宫列为闽侯县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3月,灵济宫碑亭列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灵济宫碑亭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建筑形态:

  据史书记载,永乐重建的洪恩灵济宫自金鳌山下沿山势建到山顶,计有三重门、六座宫殿,以及法堂、道房、钟鼓楼、御碑亭、牌坊、客舍等大小建筑两百余间,四周建有宫墙环绕,整座建筑金碧辉煌,仿佛帝王宫殿,故其大门楹联写道:“欲观北京皇帝殿,先看青铺灵济宫”。北平的灵济行宫则与此相仿,占地九百七十四亩,有八座大殿,三百五十间房屋,规模堪比皇宫。

  现存的灵济宫为1988年重建,建筑面积约有2460平方米,由山门、御碑亭、庙堂等组成。

  山门朝西,两层青砖砌筑,三段式歇山顶,上书“金鳌门”。

  山门内为前院,院南侧保留有明代御碑亭,平面方形,面阔三间,边长8.89米,高9.80米,覆莲柱础,抬梁斗拱。上为重檐攒尖顶,顶面处密铺望板,角嵴置兽吻。亭中立有「御制洪恩灵济宫碑」,为石灰岩质,通高6.20米,宽2.06米,厚0.62米。碑额为半圆形,两边浮凋双螭图桉,篆额相传为解缙所书。碑下鼋趺座高1.90米,长4.00米,宽2.55米,高1.40米,作伸颈昂首状,龟体石料红白相间,光滑似镜,可惜上面已布满细坑,龟吻部分已没有了。据说是因为龟身上的石粉可治家畜之病,特别是治生猪的病。因此,附近乡民经常用刀来刮取石龟粉末给猪吃,以致于龟体受到损伤。

  御碑亭对面为两座较小的新建堂宇,分别称刁元帅府和郑都总管府,分别供奉当年二徐南下的先锋大将军刁大元帅和郑都总管。当地百姓还认为郑总管是明代的三保太监 郑和,说是在因护送“御碑”与龟蚨而到过闽侯灵济宫。

  正对山门为庙堂,挂有“闽侯青圃灵济宫”牌额,为民国建筑。庙堂为三座勾连搭式大殿,呈前厅后殿式布局,厅殿连为一体,没有明确界限,主要陈设是戏台、阁楼式看台及神殿。前厅约占整个庙堂面积的三分之二,为日常村民演戏酬神和信众神诞聚餐之所。正殿立“御封洪恩上帝”碑额,正中供奉二徐真人身着明代帝王装的“金阙洪恩真君”和“玉阙洪恩真君”造像,左右为其二像的金身塑像。正殿左右有两偏殿,分别名为“永安宫”与“注生堂”,供奉二徐真人的父母与其两位夫人。左则与右则殿堂供奉着二徐真人的部下。

灵济宫(某只羽摄,2013年4月)灵济宫(某只羽摄,2013年4月)
灵济宫(某只羽摄,2013年4月)灵济宫(某只羽摄,2013年4月)


灵济宫内二徐真人(某只羽摄,2013年4月)灵济宫内二徐真人(某只羽摄,2013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