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的福州老建筑百科
福州老建筑百科 - 回溯千载历史,重建福州记忆 >> 于山历史文化风貌区 >> 历史版本
编辑时间历史版本内容长度图片数目录数修改原因
02-28 17:42 历史版本1 2249 0 0 调整页面
最新历史版本 |   下一历史版本 | 返回词条

于山历史文化风貌区

    于山位于福州城区中心,最高处海拔58.6米,面积11.9公顷,整座山形状如巨鳌,山上有六鳌胜迹:揽鳌亭、倚鳌轩、应鳌石、接鳌门、步鳌坡、耸鳌峰。山下一条小街并因此得名鳌峰坊。
    于山又叫“九仙山”、“九日山”。相传战国时有一支“于越族”居于此,因名“于山”。传说汉代有何氏九兄弟在山上修道炼丹,又名“九仙山”,现在山上还有相关的古迹,如九仙洞、九仙观、炼丹井等。于山又称“九日山”,据说是汉武帝时闽越王无诸曾于九月九日在这里登高设宴而得名,是中国最早的重阳登高记载。
  历代于山为游览胜地,山上名胜古迹众多。自然景观如舒啸台、九日台、耸鳌峰、狮子岩、集仙岩、幽兰谷、九仙洞、小华峰、廓然台、醉石、金粟台等。
寺观庙宇有九仙观、大士殿、白云寺、戚公祠、万岁寺、南离总管庙、法海寺、古林寺、鳌峰书院等;此外,还有不少小巧玲珑的亭榭,如万象亭、吸翠亭、补山精舍等。这些亭榭依岗峦起伏,隐约在松竹花卉之间,风景清幽,引人入胜。
  宋词一代宗师辛弃疾、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清初三藩之一耿精忠、近代翻译家、思想家严复、抗日将领蔡廷锴、蒋光鼐、近代知名文人郁达夫、广东军阀许崇智等都在于山留下了遗迹。
  于山有为数众多的摩崖石刻。现存宋、元、明、清及近代的摩崖石刻113段,其中宋刻35段,明、清占大半。这些石刻大部分分布在鳌顶峰、金粟台、戚公祠、蓬莱峰等处。鳌顶峰上北宋淳化元年(西元990年)吕文仲的题名石刻,被1964年印行的《于山摩崖石刻录》认为是“福建现存宋代摩崖石刻当此为最早”。山南的《南校场演武厅铭》219字,字径20厘米,全段高3.30米,宽4.55米,是福州面积最大的摩崖石刻。宋太守元绛手书的“金粟台”三个篆字,苍劲沉着;明万历年间闽县张炜所书的“平远台”行书,雄浑厚重;由宋代音乐家陈旸命名、高僧鸿份手书的“廓然台”三字,挺秀洒脱。这三台榜书,风格各异,都是福州著名的石刻。在戚公祠的平远台岩石上镌有—道近代文学家郁达夫于1936年谒戚公祠时作的《满江红》词。
  于山摩崖石刻不但保存许多优秀的书法艺术,其中大部分还具有史料价值。明代督舶太监尚春的诗刻,就是一份福州对外贸易的史料。
  1949年以来,于山由于种种原因疏于管理,山上违章搭盖日益增多,绿地面积逐年减少,美丽的风景遭到破坏,市民对此深感惋惜。1998年中共福州市委、市政府顺应民意,投资l000万元对于山实施“显山露水”工程,拆除各种无观赏价值或违章建筑物4000多平方米,使原来被层层包围的古建筑露出了“庐山”真面目;拓宽环山干道和登山石阶;改造兰花圃;增辟春夏秋冬四大景区。整个景区绿化规划设计以植物为主,营造与景区相适应的生态环境,使于山重现绿草如茵,花木扶疏的景观。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