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的福州老建筑百科
福州老建筑百科 - 回溯千载历史,重建福州记忆 >> 陶园大院 >> 历史版本
编辑时间历史版本内容长度图片数目录数修改原因
11-02 14:24 历史版本28 19852 26 6 新增内容
上一历史版本 | 最新历史版本 |   下一历史版本 | 返回词条

陶园大院

(注:本词条的撰写得到陶园里1号住户“健舫·千里”和陶园里4号住户“乡巴佬”的帮助,特此致谢!)

目录

一、建筑名称:陶园大院

曾位于仓山区公园路,为一组中西合璧的建筑,有“仓山最美的建筑群”之称,建于1917年,开发商为华侨张开文(他同时也开发了附近的象山里4号)。陶园大院建成以后,现在的公园路一带亦被民间呼为“陶园街”。陶园大院在2005年公园路的“改造”中被拆除。原址建设了高层住宅小区“使馆区9号”。

二、建筑创建:

陶园大院建于1917年。陶园大院建成以后,现在的公园路一带亦被民间呼为“陶园街”。陶园大院的开发商是张开文,他同时也开发象山里4号

三、建筑演变:

陶园大院在2004-2005年公园路的“改造”中被拆毁。陶园里4号住户“乡巴佬”在2004年录制一段视频,展现了最后的陶园大院(http://www.56.com/u20/v_MTU2ODU4NDI1.html)。

四、建筑形态:

陶园街与现在立新路交接的三岔路口,有大榕树覆阴于道心,该地被老福州人称为“仓前山树兜”。陶园大院是位于仓山区公园路的一组中西合璧的建筑,有“仓山最美的建筑群”之美称。陶园建筑类似石库门,福州地方特色的风火墙,木阳台结合石库门建筑,构成了老仓山最美的联排建筑。

【1974】

【2003年】

乡巴佬提供乡巴佬提供

联排的陶园大院(拍摄:小飞刀)联排的陶园大院(拍摄:小飞刀)
风火墙下门额及入口(拍摄:小飞刀)风火墙下门额及入口(拍摄:小飞刀)

 


陶园(拍摄:Celespace,2003年)从公园西路拍摄的陶园里2号、3号入户门(拍摄:Celespace,2003年)
陶园山墙,注意青砖墙面,红砖砌出的装饰图案(拍摄:Celespace,2003年)陶园山墙,注意青砖墙面,红砖砌出的装饰图案(拍摄:Celespace,2003年)

 

 

 


木阳台挂在风火墙外(拍摄:小飞刀)从公园西路拍摄的陶园里4号入户门,木阳台挂在风火墙外(拍摄:小飞刀)



 

九间排 (拍摄sc 点茶)九间排 (拍摄sc 点茶)陶园大院.7--18号


 

中西结合的阳台 (拍摄sc 点茶)中西结合的阳台 (拍摄sc 点茶)陶园里4号

 

 【2004】

陶园里4号前门 (乡巴佬提供)陶园里4号前门,底下为高约3米的通透型地下室,那个石头囗为通风用.44年日本侵华在对面十六中(后门)设陆军医院,因此妇女们都进入地下室以防.... (乡巴佬提供)


陶园里前门 (乡巴佬提供)陶园里大院 (乡巴佬提供)

 

陶园大院中的九橺排 (拍摄:乡巴佬)正在拆毁的陶园大院九橺排 (拍摄:乡巴佬)




陶园里4号 (拍摄:乡巴佬)陶园一角 (拍摄:乡巴佬)

 

陶园里4号入户门 (拍摄:乡巴佬)陶园里街面 (拍摄:乡巴佬)

 

陶园大院门头(拍摄:CS)陶园大院门头(拍摄:CS)

文革中更名(乡巴佬提供)文革中更名(乡巴佬提供)

人字形木质楼梯带雨廊人字形木质楼梯带雨廊,陶园里5号,开发商张开文旧居,解放初由部队接管,之后是师大教授楼 (乡巴佬 供词)

 

陶园旧居陶园里5号,开发商张开文旧居,解放初由部队接管,之后是师大教授楼 (乡巴佬 供词)

 

1号西式 阳台  (乡巴佬 拍摄)1号西式 阳台 (乡巴佬 拍摄)






大院(乡巴佬拆拍摄)大院的一角(乡巴佬 拍摄)


陶园大院及周边区域五年变迁(制图:林轶南,请点击观看大图)

          

五、相关资料

  1. 大院平面
  2. 张开文

    张开文系福清籍印度尼西亚华侨、民国时期房地产商、仓前山巨富,云章百货开办者。他取“陶朱公”之意,开发了陶园大院。原也住陶园大院5号,1949年前迁往南洋。

    民国25年(公元1936年),张开文二女张惠贞(绰号“马狮”)在制造了轰动一时的“合春茶行凶杀案”,虐杀婢女游月春,并在家人协助下百般逃避刑罚。张惠贞最终被检察官卢文华绳之以法,判处无期徒刑,传为佳话。具体内容可参见《凶杀发生在福州“合春茶行”》一文。
  3. 陶园大院的名人

    陶园大院包括陶园里1-18号,其中包含福建师范大学和师大附中的教师宿舍。出生、居住在其中的名人甚多。
  • 王嶽(也作王岳,1915—1985) 乳名钟五,其父蔼庐,清末秀才,以文章、书法闻名,是福州一个颇有名气的文人,早年参加辛亥革命,光复后担任省建设厅、财政厅秘书。王岳幼承父教,秉性刚直,待人诚恳,勤学好问,勇于进取,十二岁(1927)就读于福州英华中学,1929年转入福州三一中学,毕业于美国新泽西洛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获微生物博士。其导师Selman Abraham Waksman因发明链霉素,1952年获诺贝尔奖。王嶽1955年归国后创立福建省微生物研究所,任所长。经过攻关,在国内制成庆大霉素、环孢霉素。文革中因与导师Waksman的通信遭迫害。至1985年重访美国时,导师已去世,引为遗憾。王嶽教授历任五届民革中央委员、六届中央常委,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中年的王岳中年的王岳
  • 陈琰(1950-2017)旅美陶瓷艺术家,现任福州大学中国传统艺术研究所所长、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客座教授。代表作《革命到底》入选中国首届陶瓷艺术创作与设计展,《风》获第二届全国陶瓷艺术优秀奖,《往事越千年》获第七届中国陶瓷创新三等奖、《金色年华》获第五届海峡两岸艺博会金奖。
    现设在芍园壹号的创意馆陈琰.现设在芍园壹号的创意馆
  • 谢婉珠(冰心之姐)。冰心父亲谢葆璋是海军名将;冰心之母杨福慈,与林文和之女是表姐妹,两家颇为相熟。冰心的大姐谢婉珠一家长期与林品渚先生一家同住在陶园里。1955年冰心曾回陶园里2号看望姐姐。

 

  • 林文和家族。林文和,字景堂,祖籍福建同安,为福建水师“永保”舰舰长。马江海战后,幸存的林文和晋升游击衔,并被赏戴红顶花翎。林家后迁往陶园里2号居住,据林文和曾孙、林品渚先生回忆,家中大厅里一直挂着李鸿章书赠林文和的一副横幅“景堂仁兄雅鉴:自强不息永肩一心,得主有常日敬六德”。落款为“少荃李鸿章”。

马江海战古战场.示意图.右边福建水师 (乡巴佬提供)马江海战.示意图.右边福建水师 (乡巴佬提供)

 

  • 唐仲璋(1905-1993)1942年任福建协和大学生物系副教授。1945—1948年在福建省研究院植物研究所任研究员。1948年夏去美国留学,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学习,第二年获科学硕士学位1950年回国后一1970年先后任教于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学院,其间曾担任福建师院生物系主任、副院长、寄生虫研究室主任等职务。1971年到厦门大学任生物系教授,1978年任厦大副校长.唐仲漳还曾担任过福建省科协副主席、中国动物学会理事、福建省人大代表等职务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80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学部委
唐仲璋.院士唐仲璋.院士

陈廷炳.(1902-1987). 1961年搬入陶园里2号.谢婉珠(冰心之姐)旧家,居住至86年,出生于福州达祥堂中药店的药剂师家庭.高中毕业于格致中学.后进入靑年会学习英文.文员训练班,考入美孚石油公司仼办事员.由于工作勤奋,提升为福州地区总经理.50年代中美关系破裂.用美孚一次性发的退休金办茶厂.55年对私有企业改造.由政府安排转业到文化部门.并委派他筹建台江电影院和仓山电影院.建成后担任经理,公方任副经理.1961年国家经经困难,响应政府号召自愿离职.

陈廷炳生生陈廷炳先生

 六、建筑身后


陶园大院被拆毁后,原址建设了高层住宅小区“使馆区9号”。

 

拆除陶园大院后建起的“使馆区九号”楼盘(拍摄:nenva,2009)拆除陶园大院后建起的“使馆区9号”楼盘(拍摄:nenva,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