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的福州老建筑百科
福州老建筑百科 - 回溯千载历史,重建福州记忆>> 百科分类 >> 近代(1840 - 1949) >> 清后期(1840-1911)

该分类下有366个词条 创建该分类下的词条 "清后期(1840-1911)" 分类下的词条

马尾天主堂育婴堂
编辑:6次 | 浏览:19969次 词条创建者:nenva     创建时间:10-25 21:40

摘要: 位于马尾婴脰山,为马尾天主教堂建筑群的建筑之一,座落在马尾天主教堂小修院西南侧,双层砖木结构。2005-2009年间因年久失修塌毁,现存部分遗迹。[阅读全文:]

粤东山庄
编辑:4次 | 浏览:3431次 词条创建者:fzcuosfanabc     创建时间:07-05 12:19

摘要: 粤东山庄位于马尾区婴脰山东麓,坐西北朝东南,由前后两栋欧式砖木结构楼房组成。粤东山庄即广东义庄,本建筑原为公墓附属设施,也供船政局广东籍员工家属探亲短暂居住。2017年8月,本建筑被围入新成立的福州市船政小学中。[阅读全文:]

螺洲陈氏五楼
编辑:27次 | 浏览:23976次 词条创建者:下九流     创建时间:02-27 00:13

摘要: 位于仓山区螺洲镇店前村后门埕(螺洲镇政府边),是陈宝琛(清代大儒,曾任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太傅,是福州新式教育奠基者之一)贬官后回乡兴建的住所。五楼始建于清光绪间,民国初竣工,历时25年,包括沧趣楼、赐书楼、还读楼、北望楼、晞楼等建筑,规模宏大,有鱼池假山、庭院花园等,占地面积4113平方米。建筑群中大部分建筑南偏西20度;其中赐书楼,前后两进,封火山墙,双坡顶,穿斗式木构架,二层楼房,均面阔七间,进深三柱带前后廊,内珍藏御赐陈若霖的书籍;其后为还读楼,二层楼房,封火山墙,双坡顶,穿斗式木构架,面阔三间,进深七柱,楼下架空,楼上为陈宝琛藏书之所;东侧为晞楼,单檐歇山顶二层楼房,穿斗架,面阔三间,进深二间,三面游廊。其南建露台为陈宝琛纳凉赏月之所。晞楼之北为北望楼,建于民国初,以示“思君”,分前后两栋,均五脊四坡顶,南楼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北楼面阔四间,进深一间,因其结构精巧,俗称“小姐楼”。北隅为沧趣楼,系陈宝琛珍藏金石书画之所。歇山顶,二层楼房,穿斗架,面阔五间,进深五柱。其与还读楼之间有小园林,内有铁石轩、假山、池塘、凉亭等。1983年8月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阅读全文:]

连江光复会旧址
编辑:1次 | 浏览:9598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10-12 13:24

摘要: 即吴氏宗祠,位于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东湖镇东塘村。始建于清乾隆年间,面积808平方米,坐南朝北,由门厅、天井、主厅、后天井、神殿组成。主厅硬山顶,穿斗式构架,面阔3间,进深5柱。现宗祠也辟作吴适纪念馆(黄花岗生还义士)。清末,连江县透堡、朱山、岗下等地秘密组织反清王朝的“广福会”。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在透堡棋盘堂成立连江广福会。在此基础上,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组织“连江光复会”,并成为福建同盟会的分支组织。宣统三年(1911年),以吴适为首的连江光复会二十六名成员赴穗参加广州起义,此役卓秋元等十名连江籍成员牺牲,他们名字被铭刻在“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碑上。吴氏宗祠是当时连江光复会会员的秘密联络点和聚会场所。[阅读全文:]

福建船政局轮机厂
编辑:7次 | 浏览:25618次 词条创建者:火燄山     创建时间:02-06 13:24

摘要: 轮机分作两厂,中挟合拢机器厂。两厂房各1200m’,长约60m,宽约20m。采用石砌基础,砖砌墙身,基石系本地开采之花岗岩,砖则用闽南砖,由厦门港运出。[阅读全文:]

东牙巷萨宅
编辑:5次 | 浏览:3878次 词条创建者:fzcuosfanabc     创建时间:05-27 15:01

摘要: 东牙巷萨宅,旧门牌号先后为33号、9号,是雁门萨氏在福州城内的主要居所之一,由萨氏入闽第十五世孙萨承钰在光绪年间购入并翻修。其主体建筑是两进两花厅,后又买进隔壁的三进厅堂及朝向妙巷的两进房。现已拆除。[阅读全文:]

福州中山堂
编辑:15次 | 浏览:44064次 词条创建者:火燄山     创建时间:05-18 15:52

摘要: 位于鼓楼区中山路23号中山大院内,原为明、清贡院“至公堂”旧址,清光绪三十年(1904)改建为福建咨议局大楼。1932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来闽,改名为“中山堂”。2009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阅读全文:]

福建协和神学院旧址
编辑:11次 | 浏览:22711次 词条创建者:nenva     创建时间:07-03 00:50

摘要: 位于仓山区麦园路52号原文化局内,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原为福建协和神学院校址。福建协和神学院原为哥特式“工字”型连体楼房建筑群,中间三层、两侧二至四层、建筑面积3531平方米,占地面积6亩2分5厘。1983年该建筑群被仓山区人民政府拆建为办公大楼,现仅余二层办公楼一幢,门窗改为铝合金门窗,外墙贴红色瓷砖。现为某咖啡馆。[阅读全文:]

福建船政局钟楼
编辑:7次 | 浏览:36126次 词条创建者:火燄山     创建时间:02-06 13:02

摘要: 钟楼,1991  总务处及工务处即办公所,今已不存,估计为单层洋房,类似早期洋行。总务处建有钟楼,置大自鸣钟号钟各一,可能上置大自鸣钟,下悬号钟。钟楼现存。  有资料说该钟楼为30年代建造,这可能从形象[阅读全文:]

闽海关旧办公楼
编辑:5次 | 浏览:11715次 词条创建者:nenva     创建时间:11-22 01:29

摘要: 曾位于仓山区泛船浦海关埕,建于清代。为闽海关早期办公楼之一。建筑紧邻闽江,北侧有可供船只卸货的小码头。为二层砖木结构的殖民地外廊式建筑,面阔五间,北侧(正入口)设有门楼,门楼二层有露台,宝瓶柱栏杆。建筑设计考究,门楼柱子和建筑转角都有隅石装饰;檐口、一二层之间有枭混线脚装饰。建筑一层西开间设有入口,二层为拱窗;一层、二层东开间均设拱窗,一层二、四开间和二层的三个开间则不发券。该建筑东侧有单层建筑一座,为闽海关验货厂。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春该建筑失火烧毁,闽海关迁至隔壁西侧的闽海关新办公楼办公。[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