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闽海关营前分关建筑群的一部分,原为海关办公楼,建于清同治八年(1869年)。三层砖木结构,殖民地券廊式风格。该建筑在1988-1989年左右被拆除,改建为一体量类似的多层建筑,仅余部分台阶和底座。[阅读全文:]
摘要: 太平桥位于长乐市区东关的汾阳溪上,始建于唐代,明代、清代两次塌毁,毁后均得以重建。桥身长8米,阔5米,桥畔有记录造桥的明碑1块、清碑2块。现为长乐市级文保单位。[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长乐区古槐镇仙桥村,是一座宋代大型多孔石平梁桥,现大部分已毁,仅存一墩一孔及数段石梁,石梁上密布题刻数十段。[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长乐区金峰镇六林村,为一座桥闸一体的宋代单孔石平梁桥,建于南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南北走向,共两条石梁,均有题记。[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古槐镇井门村天马山之麓,星溪之畔,俗称陈厝里。宅第始建于明代中叶,清代重修,坐东南向西北,当时称布政使陈时范府第。木构,面宽七间,三进,俗称“八扇七”,前埕照墙至大门深4.3米,整座进深75.52米,宽21.10米,建筑总面积达1619.80平方米,是一座深宅大院,原貌基本完好。[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长乐市潭头镇文石村北侧海边,为郑和到长乐修建天妃庙时登陆的地方。码头由条石铺成,长约99.73米,最宽处有3.44米。[阅读全文:]
摘要: 长乐圣教医院是福州市长乐区医院的前身,建于1912年。1951年,长乐县人民政府接管圣教医院,并入县卫生院,李庭康任院长。[阅读全文:]
摘要: 郑源彬故居,俗称“地官第”,座落于长乐古城中心地段,杨井巷西侧,由郑源彬创建于明嘉靖年间,为长乐古城中的五第之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