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又称闽王祠,位于庆城路,主祀闽王王审知,现余两路四进建筑,市级文保单位。祠内“恩赐琅琊郡王德政碑”为“天下四大唐碑”之一,载有王审知开辟甘棠港、倡导海外贸易等内容。祠内碑刻为省级文保单位。[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仓山区螺州镇吴厝村,始建于明初,成化十年(1474年)重建,正德、隆庆年间重修,清道光元年(1821)陈若霖等重修。由大殿、门楼、泮池、棂星门等组成,占地1848平方米。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七柱,穿斗式木构架,单檐歇山顶,庙内原祀孔子及颜子、曾子、孔伋、孟子(五像己毁)。泮池为半月形,上跨石桥;棂星门石构,三开间,门额浮雕有双龙戏珠、丹凤朝阳,圆柱上刻有飞龙盘绕、鲤鱼跃龙门。棂星门为福州市文庙中保存最完整者。[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鼓楼区文藻北路,为林则徐手置宅,其父母均百年于此。原为并列的三进“五间排”,1948年大部分房屋在洪水中倒塌,后由居民葺盖,现仅存主座二进木构架及东侧揖斗楼。2013年作为“林则徐宅与祠”的一部分公[阅读全文:]
摘要: 一、建筑名称:千乘桥二、建筑创建:千乘桥位于屏南县棠口乡棠口村水尾,为闽东虹梁式木拱廊桥,始建于南宋,现有桥体重建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三、建筑衍变:千乘桥始建于南宋,明末毁于洪水,清康熙五十四[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鼓楼区中山路23号中山大院内,原为明、清贡院“至公堂”旧址,清光绪三十年(1904)改建为福建咨议局大楼。1932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来闽,改名为“中山堂”。2009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闽清县下祝乡源溪村。为一座路亭、庙宇建筑。源溪岭柄隔亭原先有现代涂刷的红色油漆,在脊檩下隐约可见有题记“大清同治陆年[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连江县安凯乡飞虹村。大约2016-2017年,被村民拆除,原址整体新建。[阅读全文:]
摘要: 唐咸通元年(西元860年),僧智净、慧泉结茅为寺。清乾隆十七年(西元1752年),僧升明、定修募建大殿。[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