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明代城墙残段位于福州南门于山南麓、五一广场观礼台西侧。现存城墙仅有于山南麓的一段残墙基,条石横竖叠砌,残高约3米、残长8米。[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鼓楼区八一七北路(南街)西侧,原为五代闽王的太平宫,元至正间始归伊斯兰教。现建筑多为明代所建。1989年,拆除寺前店屋,改建为伊斯兰建筑形式的“邦克楼”。1983年公布为市级文保单位。[阅读全文:]
摘要: 泉山摩崖题刻,也称冶山摩崖石刻,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鼓东街道中山路冶山(泉山)。泉山,又名冶山、将军山,史载为闽越王无诸(越王勾践的后裔)的都城所在。山上岩壁之上保留了寿岩、山阴亭、望京山、唐裴刺史球场故址等宋代至民国年间三十余处摩崖题刻。泉山摩崖题刻是福州地处市区的一处摩崖石刻群,是体现福州城市衍化进程的重要史迹所在。[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晋安区鼓山镇鳝溪村。始建于明代。2002年被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随全村被拆除。原址建设东三环路。2010年在距离原址200米处重建。[阅读全文:]
摘要: 黄阁重纶坊位于福清城区利桥街东端,与瑞云塔遥相呼应。该坊是为纪念叶向高两次入阁主政,于明崇祯元年(西元1628年)建成的。“黄阁重纶坊”是福清历史标志性的建筑物,1985年10月被列为福建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省政府立碑保护。全坊由一色黛青色花岗岩构成,仿木楼阁式重檐四坡顶。通高10.07米、面阔四柱三间约11米,进深三柱两间约3米。牌坊门洞跨街,门额为巨大月梁。梁双面均浅浮雕鳌头、牡丹、双凤等图案。梁下有透雕神鳌的雀替承托。梁上置青石雕隔扇,双面镂空透雕人物3组。中组内容为抚琴、奕棋;透雕人物僧俗,长幼神态各异,袍履、须发分明。隔扇上方为诰封牌,列叶向高、叶父朝荣、祖广彬、曾祖仕俨四代诰封官衔,有文字21行,每行6字,另加款识8字,计134字。牌上用柱头枋,双面有浅浮雕。枋上置匾,横向阴刻楷书“黄阁重纶”四字。牌坊顶楼面宽一间,进深两间。楼阁中竖立牌匾,署“恩荣”二字,匾周镂刻飞龙,匾左右一组斗拱,承托横梁正檩。坊顶正脊中置宝葫芦,两端为神鳌衔脊,鳌尾翻掀朝天。次间门洞略低于明间。柱分立石台上,台高0.33米。柱间仍施月梁,梁双面浅浮雕鳌头,下由镂空雕刻的雀替承托。下层进深两间。柱间镶嵌青石镂空透雕隔扇,隔为前后间。透雕分别为渔、樵、耕、读。前后檐柱间也各镶青石透雕隔扇作为门面。透雕分别为“苏武牧羊”、“杨震拒金”、“秉笔直书”等历史故事。柱头用坐斗,柱间仿木结构用[阅读全文:]
摘要: 显应宫即天妃宫,位于长乐市津港镇仙岐十五都,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显应宫中出土的泥塑(显应宫泥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显应宫遗址(地宫部分)则是福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