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建筑名称:凤林祠二、建筑创建: 据《三山志》载,唐咸通年间(西元860-874年),任开成二年(西元837年)状元李诲为福建任观察使。 广明元年(西元880年),李诲为避黄巢之乱,更名邦,同兄话[阅读全文:]
摘要: 即吴氏宗祠,位于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东湖镇东塘村。始建于清乾隆年间,面积808平方米,坐南朝北,由门厅、天井、主厅、后天井、神殿组成。主厅硬山顶,穿斗式构架,面阔3间,进深5柱。现宗祠也辟作吴适纪念馆(黄花岗生还义士)。清末,连江县透堡、朱山、岗下等地秘密组织反清王朝的“广福会”。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在透堡棋盘堂成立连江广福会。在此基础上,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组织“连江光复会”,并成为福建同盟会的分支组织。宣统三年(1911年),以吴适为首的连江光复会二十六名成员赴穗参加广州起义,此役卓秋元等十名连江籍成员牺牲,他们名字被铭刻在“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碑上。吴氏宗祠是当时连江光复会会员的秘密联络点和聚会场所。[阅读全文:]
摘要: 名称沙合桥,俗称小桥,因邻近“大桥”万寿桥而得名。建筑创建初为浮桥,宋绍兴十一年改为石墩桥,明成化六年改为石拱桥。建筑演变2002年中亭街改造和扩建,沙合桥被破坏,现埋于路面下。建筑形态净跨8米,拱券厚仅0.2米,被称为薄拱石拱桥。当代演绎一些[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永泰县大洋镇棋杆村高盖山山腰,由大殿、灵龟洞、金水洞、观音洞等组成,为儒释道“三教合一”的胜地之一。2006年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福州市郊鼓山西麓鳝溪。鳝溪溪边和溪涧岩石上有七段摩崖石刻,其中有宋刻1段,明刻1段,清刻1段,疑刻3段。1961年公布为福州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仓山区观井路53号,合院式民居,占地面积828平方米,始建于明代,清代重修。为罗氏后人在清光绪年间购买,内设有屏风门,主座穿斗架,面阔3间进深7柱,二进建筑整体抬高,依山而建,面阔3间进深5柱。右披榭被改为砖混结构的二层建筑。2010年罗氏族人迁出后空置;2018年由万科“仓前九里”项目修复,作为售楼会所使用。[阅读全文:]
摘要: 2013年5月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见本站词条乌石山摩崖石刻及造像、于山摩崖石刻。[阅读全文:]
摘要: 原竹屿木牌坊于2014年7月被落架拆除。2018年11月至2019年2月22日,由福州市城乡建设发展总公司负责的竹屿木牌坊在原址附近重建,尽量采用原构件,但除“父子贤良”“兄弟孝友”的牌匾及部分斗、部分横枋为原物外,包括夹杆石在内的构件皆为新物,原物比例不到20%,原因是较多变形的木材无法使用,大木构件基本不能用,如几排斗拱需要平直的拉结枋连接,但弯了的拉结枋会导致斗拱无法安装到位,只能弃用。[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