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乐群芳,位于福州市台江区苍霞街道中平路144-154号(连续的双号门牌)。民国时为成人娱乐场所,后为民居。现经火灾与拆迁,已消失。[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仓山区麦园路84号省卫生厅卫生监督所内,为民国中晚期美国驻福州领事馆旧址。原址建筑可追溯至19世纪中叶,先后为圣公会医学传教士施约翰(Dr. J. A. Stewart)、英商万兴洋行经理住宅、德商禅臣洋行产业等。美国领事馆约于1930-1937年间迁入。根据建筑形态和历史资料,建筑可能经过改建。[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仓山区仓前街道麦园路社区的乐群路8号,由仓前山附近各外国领事馆集资兴建,以英国为主。抗战期间,为日本人霸占。乐群楼始建于清咸丰四年(1854年),1859年落成,为二层砖木结构,殖民地券廊式风格建筑;建筑平面东偏南12度,占地面积约619.69平方米,宽19.83米,长31.25米,高18米。乐群楼是中国最早的西式娱乐建筑和洋人俱乐部,乐群路也因乐群楼而得名。其英文名“Foochow Club”非常著名,常见于英文书籍、记录和往来信件中。2013年,乐群楼作为“烟台山近代建筑群”的一部分,公布为福建省级文保单位。2020年修复。[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长乐市原闽海关营前分关码头附近, 为刻有“测设于一九五三年”的“国家水准点罗零1”字样的石碑。石碑前用酷似窨井盖的水泥板盖着,“罗零”点就标在它下面,全称为“罗星塔零点”,简称“罗零”。[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亭下路北段(仓前路上山途中),应为天安铺区域的公共消防水池。消失于仓前山拆迁中。[阅读全文:]
摘要: 百合明园为1929年由福州警界官员施泰桢、郭泳荣、庄原豪发起,聘请林天民设计建筑,在汤门附近废城基上兴建的大型园林化娱乐性澡堂。1951年改为国营大众澡堂,八十年代后澡堂园林、建筑部分相继拆除重建。[阅读全文:]
摘要: 洋墓亭(Foochow Mission Cemetery)是福州市仓山区的一个已经不存在的教会公墓,始建于1848年,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地点位于福州市仓山区仓前山麦园路西端山头的南北两侧。“文革”期间,洋墓亭被“破四旧”的红卫兵砸毁夷平,1970年代该地又被改建为福州橡胶厂。现今橡胶厂已拆除,原先洋墓亭的地界一部分位于今天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内东侧,一部分已被房地产购置开发楼盘。 洋墓亭被毁后仅余两根石柱,分别镶嵌于进步路、程埔路的墙上,至今仍存;此外,仓山区博物馆藏有洋墓亭的三块墓碑,[阅读全文:]
摘要: 【所在位置】上杭路224【建筑名称】原来名称:梁氏祠堂现在名称: 【建筑质式】砖混结构【建筑质量】较大破损【建筑年代】民国初期【性质功能】原有建筑性质:祠堂现在建筑性质:居住仓库 【建筑形式[阅读全文:]
摘要: 本建筑为《福州市区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规划》中“西宾紫薇厅片近现代建筑”的其中一座,建于上世纪三十至五十年代。[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