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观巷基督教堂,初建时名太平街教堂(Peace Street Church),1916年改名刘公纪念堂(Lau Memorial Church),是美国公理会在福州创建的第二座教堂,也是该会闽北教区以及1927年以后的中华基督教会闽中协会的总堂。[阅读全文:]
摘要: 铺前顶救主堂是福州市的一座基督教堂,位于台江区八一七中路772号。该堂由美国公理会差会传教士杨顺于1857年创建,是该会在福建建造的第一座教堂,位于福州铺前顶保福山。[阅读全文:]
摘要: 基督教于1840年前后正式传入福州。“花巷堂”原名“尚友堂”,属福州基督教卫理公会教堂之一。1915年,美以美会当时为了社交的需要买下此地建堂,遂有“社交堂会”之意,故以“尚友堂”命名。[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仓山区乐群路福州高级中学校内,又名“力礼堂”、英华礼拜堂(Nind-Lacy Memorial Chapel),由美国美以美会传教士力为廉偕其夫人及部分鹤龄英华书院校友于1905年捐建,以纪念两人的母亲Mary Clarke Nind和Eliza Woodman Lacy。现为福州高级中学体操馆。主体建筑为单层砖木结构,红砖砌筑的哥特式教堂,占地面积604.5平方米,长32.5米,宽18.6米,北偏西30度。附属钟楼,三层,约高21.65米,内有美国霍华德公司设计、麦克辛恩铸钟厂铸造的大钟。现为福州市高级中学体操馆。2013年作为“烟台山近代建筑群”的一部分公布为福建省级文保单位。[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仓山区乐群路14号,曾为基督教美以美会设立的建筑设计机构“协和建筑部”的办公楼,约建于1946年。后为福建神学院使用。为三层砖混结构建筑,现代主义风格。协和建筑部(Union Architectural Service,又称Fukien Construction Bureau),是民国时期福州重要的建筑设计机构。其作品包括福建协和大学建筑群、福州协和医院旧病房大楼等。[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福州台江区双杭街道星安桥星河巷8号。原称陈氏家庙,而根据建筑内石柱上的楹联,本建筑实为清水祖师庙。建于清同治年间。坐北朝南,厅堂为面阔三间,进深四间,双坡顶,穿斗、抬梁混合式木构架,周以封火墙。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保存较好,具有比较浓厚的闽南建筑风格。[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闽清县金沙镇墘面村,又称为墘面堂。建于1910年代,是美以美会在闽清的一座教堂。坐东朝西,前为钟楼,教堂内部使用平行弦剪式桁架,为福州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例。[阅读全文:]
摘要: 小岭堂是美以美会在中国福州创立的主要教堂之一,1998年以前位于仓山小岭顶,原为公理会向当地居民租用的布道处(1855年),后来公理会放弃仓山,转向闽江以北开拓,本堂便转归美以美会福州年议会使用。[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