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林应亮故居原为林春泽手建,嘉靖13年毁于大火。后林春泽长子林应亮在原址上重建。人称林应亮故居为“中衙”,是一座典型的明朝官家府第建筑。[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南屿镇中溪村(旗山东麓的灵凤山下)。始建于宋代,初名灵凤寺,后改名石松寺,明代重建。坐北朝南,建筑面积600平方米。面阔五间并两廊,进深四间并前后廊,歇山顶。明间抬梁式梁架,五架梁前后双步并前后轩廊用六柱,其余为穿斗架梁架。寺内尚存有宋代的法真松碑、石构舍利塔、船形石槽、莲瓣式石盆、抱鼓石、坐禅室摩崖题刻等遗迹。[阅读全文:]
摘要: 塔位于福建省闽侯县青口镇傅筑村内,建于宋代,系仿木楼阁式石构实心塔。花岗岩质地,八角七层,通高15米,座径约3米。塔为双层须弥座,下层为力士柱,上层是金刚柱,座基八面浮雕花卉。塔身每层各面均雕有佛龛和佛像,转角为瓜楞柱。塔檐影刻瓦垱和瓦垅,相轮塔刹,保存完好。[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福州市闽侯县青口镇团结村塔寺内。为宋代古建筑,八角九层石构楼阁式实心塔,通高9.6米。由方形塔基、八角形须弥座、九层八角塔身和七层相轮塔刹等组成。九层塔身均刻出平座、倚柱、佛龛和佛像;塔檐由两块刻出垂脊、瓦垅、勾头滴水,塔刹由刹杆、覆钵、露盘、七层相轮、宝盖、葫芦组成。[阅读全文:]
摘要: 溪岭亭位于廷坪乡池坑村上湾与横洋自然村的交界路口。亭子坐东朝西,面阔四柱三间,宽5.15米;进深六柱,长7.2米;歇山顶,高4.78米。[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大湖乡雪峰寺内。始建于唐天佑四年(907年),石构,高4.1米,底径2.9米,塔座为八角形,底层石阶两级,上置素面须弥座。塔身呈钟形,石面上浮雕圆珠纹,外观如七层念珠环绕塔身。顶如圆笠,上有圆珠结顶,称“难提塔”。塔身嵌铭刻1方,楷书,“义存祖师塔”。据《雪峰山志》载,塔下地宫存有义存生前自撰、闽王王审知署名的铭与序刻石,计225字。[阅读全文:]
摘要: 1928年林祥谦及其父林端和、弟林元成的3口棺木由林祥谦妻陈桂贞运回家乡安葬。1960年始建陵园,1961年迁葬,1963年落成。陵园入口处,屹立一尊高4米的花岗石雕林祥谦像。沿3列3组126级石阶上山,上建"二七烈士纪念堂",大楼3层为花岗石砌,内设正厅、礼堂、展览馆、资料室和接待室。厅内立有武汉总工会铸造的高1.2米、重230公斤的林祥谦铜像。展览馆陈列朱德、陈云、邓小平、江泽民、李鹏、郭沫若等题词及林祥谦生平、二七大罢工图片和实物资料。半球形的烈士墓在纪念堂后山坡,石砌围屏,上刻郭沫若手书"二七烈士林祥谦之墓"。[阅读全文:]
摘要: 云林院八角井,位于荆溪镇六垱村上洪坑云林院前,该井凿建于宋熙宁七年(1074),砖石结构砖石结构,井径3米余,是我国已知口径最大的宋代石井。八角形石井栏上有募缘僧人、施主芳名及开井年代题刻7段。[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