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位于福州市郊盖山乡阳岐上岐村几道巷,旧名大夫第,因祀阳歧严氏始祖(唐代朝请大夫严怀英)故名。现为明末清初建筑,坐西向东偏南,共二进,由前后厅堂、左右厢房、前后天井、左右披谢、门廊等组成,占地面积745平方米。两进均为面阔三间,一进进深六柱,二进进深七柱,穿斗式木构架,双坡屋顶,两边设封火墙。保存较完整。[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福州市盖山镇上岐村鳌头山北麓,墓为青石、花岗石结构,坐西朝东,墓如意形,有双重护臂,三层拜台,深12米,宽8.8米,墓碑铭文为“清侯官严几道先生寿域”,碑文两侧为卷书围屏,上雕菊蝶梅雀、松鹤竹鹿等图案。转柱为两根青石盘龙柱。第二层拜台有一横屏,上刻“惟适之安”,为严复手书。墓内安放清废帝太师太傅陈宝琛撰写的墓志铭。[阅读全文:]
摘要: 该民居位于福州市仓山区盖山镇上岐村80号,清代合院式木构民居。坐南朝北。占地面积666平方米,由照壁、大埕、门廊、前后落、前后天井、两厢、后院等组成。正座封火山墙,双坡顶,穿斗式木构架。门廊设屏门。前落面阔五间,进深十一檩用五柱,中三间前部为游廊。后落面阔三间,进深五柱,明间后部设屏门。[阅读全文:]
摘要: 盖山下岐陈氏民居位于福州市仓山区盖山镇下岐村109号,建于清未民国初,合院式民居,坐东朝西,占地面积551平方米,由前院门厅、天井两厢和正座等组成。主座封山墙二坡顶穿斗架,进深五柱明次间前部为轩廊,明间以屏门隔为前后厅,后院有近代阁楼,建于山坡上,后有祖墓。[阅读全文:]
摘要: 盖山下岐颜宅位于福州市仓山区盖山镇下岐村下岐86号,建于清末,为前部带有外廊的近代西式建筑。建筑占地413平方米,四坡五脊顶,面阔16.6米,进深12米,前部有宽2.5米的通廊,廊下位空埕,后为房间。正门开于通廊左端。建筑原主人颜子俊(1887—1959),系与陈嘉庚同时代的越南爱国侨领,支持过辛亥革命与越共民族独立斗争;曾任越南中华总商会主席、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侨务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侨联副主席、国务院侨务委员会委员等职。[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仓山区盖山镇下岐村村委对面,始建于清康熙三十年(1691),乾隆二十九年(1764)重建。1988年部分重修。占地572平方米。北偏西20度,依山而建,前后递升。前有门廊,两侧为马头墙,内有屏门、前天井、前厅、后天井、后堂、边房等。前厅面阔三间,进深七柱,前廊后厅,穿斗式木结构,后堂面阔三间,进深五柱。均穿斗式木结构,封火山墙双坡顶。是福州地区宗祠建筑的典型实例。祠内原有《重建严氏宗祠碑记》碑,1980年移至福州于山碑廊。2007年8月被确定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祠堂附近有严禁溺女碑1通。该碑花岗岩刻成,长方形抹角首,高1.6米,宽0.4米,厚0.8米。碑额上阴刻一“奉”字,碑身上刻“永禁溺女”四个楷体字,字径20厘米,两边分别刻小字“光绪元年”、“阳岐保婴局公立”。[阅读全文:]
摘要: 阳岐陈氏宗祠位于福州市仓山区盖山镇上岐村阳岐小学内,占地面积1010平方米,民国时期建造的木构合院式祠庙建筑。由门廊、前厅、天井、游廊、大厅等组成。封火山墙,双坡顶,抬梁穿斗混合构架。面阔五间,前厅进深十三檩用三柱。明间前部设屏门。大厅进深十七檩,明间用四柱,后部设祖龛,其他各缝用七柱。门廊左右廊与大厅游廊均设轩顶。天井有抱鼓石,分别刻有“成化庚子冬”、“民国乙卯修”。[阅读全文:]
摘要: 阳岐贞烈可风碑位于福州市仓山区盖山镇上岐村阳岐小学内,圆首长方形,高1.7米,宽0.62米,厚0.15米,立于覆斗形碑座上。碑面中刻“贞烈可风”四字,右刻小字“福建学政按察司佥事孙期旦”,左刻小字“旌表侯官县儒士严士乔妻陈口”。[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