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泉山摩崖题刻,也称冶山摩崖石刻,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鼓东街道中山路冶山(泉山)。泉山,又名冶山、将军山,史载为闽越王无诸(越王勾践的后裔)的都城所在。山上岩壁之上保留了寿岩、山阴亭、望京山、唐裴刺史球场故址等宋代至民国年间三十余处摩崖题刻。泉山摩崖题刻是福州地处市区的一处摩崖石刻群,是体现福州城市衍化进程的重要史迹所在。[阅读全文:]
摘要: 1937年,新四军副军长兼参谋长张云逸奉命来榕,与国民党福建省主席陈仪谈判。翌年2月,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在此正式成立,新四军参议王助出任办事处[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鼓楼区文儒坊东段南侧,建于清乾隆间,道光及民国初期重修,坐南朝北,四面围墙。主座共三进,花厅位于主座东侧,亦为三进,皆有后门可通丰井营,其中之一即为丰井营2号。[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平潭县平原镇红卫村,又称为林福如故居。坐东朝西,由南向北分为左、中、右三个院落。右院落曾经为当铺;中落分前、后厝,均为合院式,面阔三间,穿斗式木构架,雕刻、楹联繁多而精美;左落为前后两进。附属文物包括星楼学校和水井。[阅读全文:]
摘要: 黄阁重纶坊位于福清城区利桥街东端,与瑞云塔遥相呼应。该坊是为纪念叶向高两次入阁主政,于明崇祯元年(西元1628年)建成的。“黄阁重纶坊”是福清历史标志性的建筑物,1985年10月被列为福建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省政府立碑保护。全坊由一色黛青色花岗岩构成,仿木楼阁式重檐四坡顶。通高10.07米、面阔四柱三间约11米,进深三柱两间约3米。牌坊门洞跨街,门额为巨大月梁。梁双面均浅浮雕鳌头、牡丹、双凤等图案。梁下有透雕神鳌的雀替承托。梁上置青石雕隔扇,双面镂空透雕人物3组。中组内容为抚琴、奕棋;透雕人物僧俗,长幼神态各异,袍履、须发分明。隔扇上方为诰封牌,列叶向高、叶父朝荣、祖广彬、曾祖仕俨四代诰封官衔,有文字21行,每行6字,另加款识8字,计134字。牌上用柱头枋,双面有浅浮雕。枋上置匾,横向阴刻楷书“黄阁重纶”四字。牌坊顶楼面宽一间,进深两间。楼阁中竖立牌匾,署“恩荣”二字,匾周镂刻飞龙,匾左右一组斗拱,承托横梁正檩。坊顶正脊中置宝葫芦,两端为神鳌衔脊,鳌尾翻掀朝天。次间门洞略低于明间。柱分立石台上,台高0.33米。柱间仍施月梁,梁双面浅浮雕鳌头,下由镂空雕刻的雀替承托。下层进深两间。柱间镶嵌青石镂空透雕隔扇,隔为前后间。透雕分别为渔、樵、耕、读。前后檐柱间也各镶青石透雕隔扇作为门面。透雕分别为“苏武牧羊”、“杨震拒金”、“秉笔直书”等历史故事。柱头用坐斗,柱间仿木结构用[阅读全文:]
摘要: 坐西向东,占地面积3250平方米。主体建筑由前坪及左、右两个单进合院组成。左合院为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的垅口厝,右合院为建于清嘉庆年间(1795-1820)的和也厝,通面阔约62.85米、通进深约43.85米,占地面积约2540平方米。在主体建筑前右侧分布有外门楼、书斋、鹤形路等。垅口厝主厅面阔七间,进深七柱,和也厝主厅面阔七间,进深九柱,均为穿斗式木构架,悬山顶。2018年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阅读全文:]
摘要: 在福建闽侯县雪峰寺东南。相传为义存祖师初入山时栖止的地方。庵内枯本一株,己无枝梢,高3.32米,围7.13米,树腹早朽空。其表层厚约7厘米,南向开一门孔,腹中可容十余人。[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霞拔乡锦安村长万自然村17号。由黄孟钢始建于清咸丰十年(1860年),正座七开间,两边双过水,双间横厝,下有书院、下座回照。[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