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林则徐出生地位于福州市中山路19号(原左营司九号),占地面积为2370平方米。据林则徐父亲林宾日撰写的《析产阄书》记载,乾隆五十年七月二十六日(1785年8月30日),林则徐诞辰于此。嘉庆年间,林家经济稍宽裕,将屋买断。林则徐在此屋中度过了读书、中举和完婚的生活历程。与出生地毗邻的“罗氏试馆”为林则徐幼年读书处。时年其父为罗家塾师,亲自为四岁的林则徐启蒙。[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屏南县棠口、寿山两乡交界的白洋村附近,全长38米,宽4.5米,单孔跨度35米,仅比河北赵州桥的单孔跨度小2.5米,桥面至谷底高度27米,为四柱九檩穿斗式构架。据史料记载,百祥桥始建于宋代,清嘉庆年间毁于水患。道光(1821年)初年,经由当地18个村的百姓自发集巨资重建。百余年来,百祥桥经过多次修缮,最近的一次是在2002年,保存十分完好。由于其位于崇山峻岭中,又单孔跨于地势险要的大峡谷之间,被誉为“江南第一险”木拱廊桥。2006年6月27日下午4时18分,屏南县消防大队接到村民的电话称,百祥桥正在冒烟。大队立即组织消防队员前往,但由于消防车无法抵达现场,消防队员步行一个多小时赶到后,百祥桥只剩两个桥墩,木质桥身全部被烧塌,掉进27米深的峡谷里,被水浸泡。2011年,百详和桥完成重建。[阅读全文:]
摘要: 原竹屿木牌坊于2014年7月被落架拆除。2018年11月至2019年2月22日,由福州市城乡建设发展总公司负责的竹屿木牌坊在原址附近重建,尽量采用原构件,但除“父子贤良”“兄弟孝友”的牌匾及部分斗、部分横枋为原物外,包括夹杆石在内的构件皆为新物,原物比例不到20%,原因是较多变形的木材无法使用,大木构件基本不能用,如几排斗拱需要平直的拉结枋连接,但弯了的拉结枋会导致斗拱无法安装到位,只能弃用。[阅读全文:]
摘要: 本建筑位于仓山区建新镇台屿村,因地产建设,向北迁移约400米,2021年建成。朝向也被改变。[阅读全文:]
摘要: 竹屿邓拓祖居(原址)位于竹屿村坊兜。原为三进大宅,后仅存一进。2020年-2021年在原址东侧约45米重建,重新扩建为三进大宅。[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盖山镇白湖亭,1980年12月奠基,1982年建成,坐西朝东,面向则徐大道。大约2021年年底被拆除。[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乌山石林景区北侧、福建省电视台内。坐西朝东,总共一进,今仅存石阶踏步、两重石框门与一对抱鼓石。2022年重建完成。[阅读全文:]
摘要: 创办于1950年,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个修理连。1965年7月,企业由解放军总后勤部统一编为7427工厂,隶属解放军福州军区后勤部运输部。1986年2月,改为国营福建八闽汽车总厂。2010年该厂破产,原厂区划为大佳社区。[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