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的福州老建筑百科
福州老建筑百科 - 回溯千载历史,重建福州记忆>> 百科分类 >> 建筑状态 >> 已经消失的

该分类下有824个词条 创建该分类下的词条 "已经消失的" 分类下的词条

于山九仙观玉皇阁
编辑:0次 | 浏览:4639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2-02 23:44

摘要: 为于山九仙观的一部分,位于三清殿后。面阔五间,进深七柱,穿斗式木构架,重檐阁楼歇山顶,上有四根龙柱,系移自仓山安澜会馆。2012年,福州市民反映九仙观玉皇阁和拜亭名被拆除,文物部门回应方案经过审批为“落架大修”。实际上建筑被拆为平地,玉皇阁部分仿造旧建筑重建、仅保留使用了石柱。[阅读全文:]

于山九仙观拜亭
编辑:1次 | 浏览:4759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2-02 23:38

摘要: 为于山九仙观的一部分,位于三清殿与玉皇阁之间,为木构歇山顶建筑,内有藻井。2012年,福州市民反映九仙观玉皇阁和拜亭名被拆除,文物部门回应方案经过审批为“落架大修”。实际上建筑被拆为平地,拜亭被替换成一座全新的石构建筑。[阅读全文:]

于山九仙观何氏九仙君殿
编辑:1次 | 浏览:4511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2-02 23:31

摘要: 为于山九仙观的一部分,位于玉皇阁东侧,供奉何氏九仙君,又名九仙阁。2021年被拆除,重建为一座混凝土建筑。[阅读全文:]

光福山房
编辑:9次 | 浏览:16477次 词条创建者:下九流     创建时间:02-27 17:24

摘要: 原位于福州市鼓楼区仙塔街48-50号,始建于明末,系口译《茶花女》第一人王寿昌的故居、也是清末民初福州名人、才女吟诗作画之所。原大院四面围墙,大门坐东朝西,前后三进,穿斗式木构架,双坡顶,“六扇五”;第二进后园有一座形似雄狮的假山,称为“狮山”;周围有鱼池、八角亭、拜月台、仙人洞等。民国三年(1914年)第三进进行改建,自成院落。住在二进的黄锡光把单层花厅改为双层,楼上作为藏书阁,藏书万卷;楼下为福州名流吟诗书画之所,由陈衍等题名、郑孝胥题匾为“光福山房”。1958年以后,首进房屋被改建;二进花厅、藏书阁、狮山、鱼池等由黄家后裔另辟小门出入。1992年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光福山房原址却随即在1996年被拆毁开发房地产,只有花园中的假山“狮山”被移建于乌山道山观。[阅读全文:]

东湾忠烈王宫
编辑:2次 | 浏览:4946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10-24 19:48

摘要: 位于罗源县鉴江镇东湾村村口。2012~2013年,被村民拆毁重建。[阅读全文:]

下土港19号魏氏民居
编辑:2次 | 浏览:7998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2-09 21:50

摘要: 位于罗源县松山镇下土港村。2013年被拆除。[阅读全文:]

石圳龙岩寺
编辑:3次 | 浏览:4768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12-19 19:55

摘要: 建于清同治年间。2021年10月被拆除,后续计划异地迁建。其原址建设永泰三环路。[阅读全文:]

定光寺壁画(竹榄定光寺)
编辑:4次 | 浏览:9429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12-27 14:35

摘要: 竹榄定光寺原位于高盖山南麓,因修机场,迁至福州市仓山区盖山镇义序村榴峰南麓,占地面积约为1000平方米,南偏东5度,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阁等。天王殿、观音阁已重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大雄宝殿原为木结构,面阔三间,进深五柱,周以封火围墙,除瓦屋面为木构件外,其他均已改为水泥。该寺最珍贵之处在于大雄宝殿和两边封火墙上的壁画均为明代壁画,主座壁画为女娲娘娘、王母娘娘、九天玄女;两边壁画为36位文官武将画像。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价值。2015年大雄宝殿坍塌,但壁画目前仍存。[阅读全文:]

福州面粉厂及码头
编辑:3次 | 浏览:4026次 词条创建者:小飞刀     创建时间:01-26 10:54

摘要: 福州面粉厂位于福州鳌峰洲人民埕,包含厂房、仓库、办公楼、码头等一组建筑。2011-2012年拆迁。[阅读全文:]

台屿陈仕方古厝
编辑:4次 | 浏览:11088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8-24 14:27

摘要: 据《台屿志》,陈仕方古厝原有三重大门,门口各有石埕一个;主座面阔8米,进深七柱16米,屋后原有假山花园一座。古厝于2015年因海峡奥体中心周边建设而被拆除,后原址建设地产楼盘。[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