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的福州老建筑百科
福州老建筑百科 - 回溯千载历史,重建福州记忆>> 百科分类 >> 镇、村、街区、坊巷、河流

该分类下有89个词条 创建该分类下的词条 "镇、村、街区、坊巷、河流" 分类下的词条

仓山下洋村
编辑:0次 | 浏览:321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6-26 21:42

摘要: 仓山下洋村已整体拆迁。在三江口出让地块十三中,保留土堭头42号、44号、46号、48号和桥头10号。在三江口出让地块二十一中,保留黄厝42号、70号。[阅读全文:]

槐荫里
编辑:2次 | 浏览:16859次 词条创建者:nenva     创建时间:09-05 15:08

摘要: 槐荫里是仓山区的一条道路,北通乐群路,南与麦园路、进步路相连。槐荫里得名于曾位于附近的琅琊王氏(即开闽王王审知的家族谱系)“三槐堂”。王氏素有“槐荫连云”、“槐荫满堂”等说法,有些王氏祠堂亦名“槐荫堂”[阅读全文:]

侯官村
编辑:0次 | 浏览:784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4-14 14:10

摘要: 当代演绎2023年4月12日,东南卫视称“林则徐、严复、沈葆桢……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福建侯官人。1400年前的侯官县治中心——如今的福州闽侯县上街镇侯官村,便是他们的故乡。”该说法系编造,以上三人是侯官(县)人,非侯官村人。[阅读全文:]

中洲岛
编辑:30次 | 浏览:64061次 词条创建者:nenva     创建时间:09-26 01:45

摘要: 中洲岛是位于仓山和台江之间、横亘闽江中的淤积沙洲,成于宋代,曾是福州重要的货物集散地、商贸和航运中心,曾有一大批历史建筑(均已拆除)。1993年改为公园,2003年开发为步行购物岛,现烂尾。[阅读全文:]

中亭街
编辑:2次 | 浏览:18296次 词条创建者:nenva     创建时间:07-18 23:36

摘要: 位于台江区八一七路南端的闽江之畔,南起解放大桥路口,北至小桥头,因楞岩洲设“中亭”而形成街市,故而得名。“五口通商”之后福州商业兴盛,中亭街商埠十分繁荣。中亭街于1998-2002年重建,已不复旧貌。[阅读全文:]

龙溪境龙泉古井
编辑:0次 | 浏览:2796次 词条创建者:minred     创建时间:11-16 15:32

摘要: 龙溪境龙泉古井位于闽侯县荆溪镇溪下村李家老屋右前方约三十米穴地,其始建于明朝,是龙溪境李姓人家的发源之水,亦是龙溪境人的生命之泉。[阅读全文:]

亭下路
编辑:10次 | 浏览:59722次 词条创建者:EdDuck     创建时间:05-19 22:21

摘要: 亭下路位于烟台山西部,原名岭顶巷,因所处“亭下山”而得名。亭下路北起仓前路,西连忠烈路,呈L状,是仓山民居集中的一片区域。[阅读全文:]

三一弄
编辑:4次 | 浏览:18871次 词条创建者:CHI B     创建时间:07-31 10:37

摘要: 三一弄位于仓山区,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小巷,与公园路垂直,因位于三一学校(即福州外国语学校、福州九中的前身)的北侧而得名。三一弄自西向东分布的建筑有平庐、赓庐、绍庐、无逸山庄等。[阅读全文:]

鼓岭避暑地
编辑:48次 | 浏览:75212次 词条创建者:天下     创建时间:03-02 09:43

摘要: 鼓岭是位于福州市晋安区宦溪镇的避暑胜地,位于鼓山北侧。距福州约13公里,山高800多米,夏日最高气温不超过30℃,19世纪以后吸引了许多不耐福州酷暑的西方人士。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美部会医学传教士吴思明(S. F. Woodin)前往连江出诊,途经鼓岭,发现这里夏日凉爽宜人,遂在当年租用民宅避暑。至1933年,鼓岭编列门牌的外人避暑别墅有117处,此外尚有大量本地人建造的房屋。为服务避暑人群,鼓岭设有夏季邮局、警察局、医馆、万国公益社等,商业也很发达,是江西牯岭、浙江莫干山、河南鸡公山之外又一处有影响的避暑地。抗战期间,鼓岭两次被日军占据,受到严重破坏,从此走向沉寂。1949年后,鼓岭逐渐成为福建省委及诸多机关部门的避暑地,逐渐又恢复到往日的繁盛。2018年,鼓岭升格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阅读全文:]

三坊七巷
编辑:4次 | 浏览:19153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12-16 10:34

摘要: 2015年公布为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阅读全文:]

 共89条 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