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的福州老建筑百科
福州老建筑百科 - 回溯千载历史,重建福州记忆 >>nenva 编辑的词条
协和建筑部办公楼旧址
编辑: | 浏览: 词条创建者:火燄山     创建时间:
标签: 26.046820 119.308256 烟台山历史风貌区 乐群路 登记

摘要: 位于仓山区乐群路14号,曾为基督教美以美会设立的建筑设计机构“协和建筑部”的办公楼,约建于1946年。后为福建神学院使用。为三层砖混结构建筑,现代主义风格。协和建筑部(Union Architectural Service,又称Fukien Construction Bureau),是民国时期福州重要的建筑设计机构。其作品包括福建协和大学建筑群、福州协和医院旧病房大楼等。[阅读全文]

跑马场
编辑: | 浏览: 词条创建者:火燄山     创建时间:
标签: 公园路历史建筑群 26.040126 119.315401 林森

摘要: 位于仓山区公园路南端。清光绪七年(1881),英商泰兴、兴隆、义记洋行请英国驻福州领事星察理向本地政府申请建设跑马场,租用原属鳌峰书院的民田161亩,年缴租银1400两。民国时收回管理权,改为“林森公园”,通向跑马场的道路亦因此得名为公园路。1949年林森公园改为人民公园;1954年改为福州市人民体育场;1962年重建公园,但在“文革”被毁。1974年又改建为福州人民体育场。1989年开始筹建福州市体育运动学校,此后将体育场划入至今。[阅读全文]

浦东桥
编辑: | 浏览: 词条创建者:下九流     创建时间:
标签: 26.075919 119.349072

摘要: 位于福州鼓山乡浦东村,建于宋代,石构平梁桥,东西走向。二墩,作长方形。上两层迭涩出跳。上承石梁。三孔,不等跨。全长24.5米,面宽3米。每孔上架三根大石梁,上有“弟子李厚舍一片”、“女弟子谢廿七娘舍一片”等题刻,保存较好。[阅读全文]

嵩口宴魁厝
编辑: | 浏览: 词条创建者:nenva     创建时间:
标签: 25.806412 118.584274

摘要: 位于永泰县嵩口镇中山村19号,由嵩口乡绅郑宴魁(和也曾孙)建于清咸丰年间(1855年),为六扇大厝,占地1500平米,共48间房。郑宴魁当年在福州经营木材生意,修建此宅,屋檐下还雕刻四只琵琶,用于镇宅辟邪。[阅读全文]

安民巷鄢家花厅
编辑: | 浏览: 词条创建者:下九流     创建时间:
标签: 26.085306 119.292889 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 国保

摘要: 位于鼓楼区安民巷47、48号,原为鄢氏太澄公宗祠的附属建筑,全国各地到省的鄢氏族亲多住在此处。民国时为侨商邹克明购置。建于清乾隆间,光绪及民国间重修。主体为相邻的两座大厝,坐南朝北,四面围墙。其中48号为主座,临街原有六扇大门、三间排门头房及天井,于1983年改建。大门内天井连接三面回廊,正面为“六扇五间排、七柱出游廊”的大厅堂,穿斗式木构架、双坡顶,两侧马鞍式山墙,厅上28根木柱和铺地石板的用材都特大。主座厅前有走廊可通西侧花厅。西侧花厅为二进院落,门牌47号。入小门即第一进庭院,面积约200余平方米,天井内一个小亭位于墙角,呈四分之一八角形,小巧玲珑,上部翘角简瓦,如意头扎口,三个小型花篮式悬钟,花纹精细;下部为美人靠。天井西侧栽有一株百年洋桃树。原为七巷社区使用,2011年修复。2005年5月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阅读全文]

上藤路110号
编辑: | 浏览: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
标签: 上腾路 26.048484 119.314056 烟台山历史风貌区

摘要: 原位于仓山区上藤路110号,建于民国时期。从建筑形态及手法判断,应晚于1920年。主体为三层砖木结构、青砖砌筑的建筑,沿上藤路街面为一开间店铺,店后为住宅。建筑整体风格朴素,二层窗的两侧小窗带有弧线造型,窗框、窗棂有木构几何图案装饰,较有特色。根据2005年普查资料,该建筑原为华侨产业,建国后为“临江物资回收商店”,后为直管公房。2020年7月初,因上藤路拓宽被拆除,并在原址西侧不远处重建。[阅读全文]

陈厝弄16号
编辑: | 浏览: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
标签: 陈厝弄 陈厝里 26.048421 119.315461

摘要: 位于仓山区陈厝弄16号,为一座传统木构民居,坐西朝东,据说为一茶行老板住宅。[阅读全文]

梁厝韬庐别径
编辑: | 浏览: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
标签: 25.998244 119.408963 梁厝 登记

摘要: 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梁厝村79-1号,近代双层楼房。坐北向南。占地面积498.6平方米,封火山墙,双坡顶,穿斗架。面阔五间,进深五柱。大门开于79号民居右山墙边,门上方有单坡门罩和石门匾,上刻“韬庐别径”四字,是民国时期民居实例。2017年7月5日,无人居住的韬庐别径与北侧的梁敬玖宅起火,内部被烧毁。2020-2021年修复。[阅读全文]

梁厝47号
编辑: | 浏览: 词条创建者:nenva     创建时间:
标签:

摘要: 位于仓山区城门镇梁厝村,2019年7月公布为福州市第二批历史建筑。[阅读全文]

梁厝梁敬玖宅
编辑: | 浏览: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
标签: 25.998374 119.408887 梁厝 登记

摘要: 位于仓山区城门镇梁厝村下里街79号,清末合院式民居。坐西朝东。占地面积1181平方米,前后三座,前有大埕,影墙。封火山墙双坡顶,穿斗式木构架。大门有门罩、藻井、垂莲柱。前座面阔五间,进深四柱,长条形天井,左右厢房各面阔四间,进深三柱。正座面阔五间,进深五柱,中三间前部辟为轩廊,明间后部设屏门,隔为前后厅。后座面阔五间,进深一间,明间于天井边设屏门。头进后隔墙上方有灰塑八卦、福字等图案。该建筑规模宏大,装修精美,是研究传统民居重要实例。2017年7月5日,无人居住的梁敬玖宅与南侧的韬庐别径起火,内部被烧毁。2020年修复。[阅读全文]

梁厝桃源左东境
编辑: | 浏览: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
标签: 25.999620 119.408279 梁厝 登记

摘要: 梁厝桃源左东境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梁厝村96号附近,自来水收费站。坐东向西。占地面积323.75平方米。由门廊、拜亭、天井、左右两廊、大殿组成。拜亭歇山顶,抬梁架,四柱一间。大殿封火山墙二坡顶,抬梁穿斗混合木构架,面阔三间,进深七柱,卷棚式游廊,供奉土地公、田元帅、临水陈太后。西边有2座重修碑,分别为清光绪元年八月、同治十三年七月。该建筑构成完整,为我们研究仓山区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宗教文化、建筑风格提供翔实的实物资料。[阅读全文]

梁厝永盛梁氏宗祠
编辑: | 浏览: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
标签: 25.999549 119.409022 梁厝 宗祠 省保

摘要: 位于仓山区城门镇梁厝村,始建于宋隆兴元年(1163),系理学家朱熹与挚友梁汝嘉择地所建,朱熹为祠堂题写堂号“贻燕堂”,内设讲学堂;元至志二年(1322)重修;梁氏十四世始祖翰林学士梁恩观回乡祭祖修家谱时筹建;民国十一年(1922),族人又募捐重修;民国期间,宗祠曾作为校舍;解放后尤其是文革期间,宗祠作为仓库使用。改革开放后,于1987年由族人梁敬錞捐款再次重修。建筑坐西朝东,占地693平方米。由祠埕、门厅、戏台、天井、醮楼、祭厅组成。祠门前有158平方米祠埕,门墙上部为近代式,上有女儿墙;大门两侧有一对陶瓷酒盏拼镶的白象。进祠门有一戏台,四坡顶,戏台后部雕刻拼花十分精美。戏台上有凤凰池。戏台前有天井。祠堂厅封火山墙二坡顶,面阔三间,进深六间,屋架结构为穿斗减柱造式。正中设神主龛,厅上悬挂清帝赐梁章矩的“三福”方匾、孙中山提予梁瑞庭的“急公好义”、萨镇冰题的“燕翼贻谋”。游廊上有卷棚。祠厅右侧设“独身祠”,两旁有一对联,“纪念问题是共本源合配享,嗣绩主义保存血脉附宗传”,连内嵌“问题”与“主义”,似借深受梁启超思想影响的文学家胡适的句子。祠东侧后壁设有“义姑祠”,上有沈宝琛题写的“女中缨臼”。宗祠两侧有高大封火山墙,墙上的墀头为清代灰塑,保存完好。 2009年12月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阅读全文]

梁厝药铺房
编辑: | 浏览: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
标签: 25.999272 119.409002 梁厝 登记

摘要: 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梁厝村100号,坐西向东。占地面积110平方米。由天井、厢房、正座等组成。封火山墙双坡顶,穿斗式木构架。大门有门罩,保留有陶滴水。围墙内条石竖立,外敷灰壁面。天井石条铺成,两厢柳条栅栏窗。明间后部设屏门,隔为前后厅。正座面阔三间,进深三柱,左右房门上方有八卦“坤”、“兑”影字。因公社化期间,曾作为当地卫生院,故被当地人称为药铺房。装修精美,具有一定的工艺价值。[阅读全文]

梁厝三翕堂
编辑: | 浏览: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
标签: 25.998777 119.408897 梁厝 登记

摘要: 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梁厝村79-1号,清末民国初四合院式祠庙建筑。坐西朝东。占地面积498平方米,由门头房、天井、回廊、大厅、后花园等组成。大厅封火山墙双坡顶,抬梁穿斗混合木构架,面阔三间,进深十一檩用五柱。部分梁枋雕刻精细,墙头有麒麟灰塑。家祠正面2根石柱,上刻对联“尺地肇基兴宗第一;比肩并祀分族推三”。摘录林则徐警句题于家祠墙壁。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阅读全文]

梁厝供销社
编辑: | 浏览: 词条创建者:nenva     创建时间:
标签:

摘要: 位于仓山区城门镇梁厝村128号(粮仓里街街口),2019年公布为福州市第二批历史建筑。[阅读全文]

嵩口林氏前厅祖厝
编辑: | 浏览: 词条创建者:nenva     创建时间:
标签: 25.806621 118.584569

摘要: 位于永泰县嵩口镇中山村[阅读全文]

垅口祖厝
编辑: | 浏览: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
标签: 省保 25.806864 118.583585

摘要: 坐西向东,占地面积3250平方米。主体建筑由前坪及左、右两个单进合院组成。左合院为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的垅口厝,右合院为建于清嘉庆年间(1795-1820)的和也厝,通面阔约62.85米、通进深约43.85米,占地面积约2540平方米。在主体建筑前右侧分布有外门楼、书斋、鹤形路等。垅口厝主厅面阔七间,进深七柱,和也厝主厅面阔七间,进深九柱,均为穿斗式木构架,悬山顶。2018年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阅读全文]

嵩口善庆堂
编辑: | 浏览: 词条创建者:nenva     创建时间:
标签: 25.805643 118.587510

摘要: 位于永泰县嵩口镇道南村63号,占地2800㎡,建筑面积约3000㎡,为土木结构的两进六扇厝;两边为横厝,后座为两角三层土楼堡结构。建于民国四年(1915年),由在嵩口经营“隆慎号”商店的张寿铢和同族兄弟张寿荫共同主持兴建,历经6年多时间竣工。近百年来,张寿铢后人居住在大厅左半边,右半边则归张寿荫后人所有,一直到1960-1970年代,都分别以一个大家庭的方式居住其中。2017年公布为永泰县不可移动文物。[阅读全文]

嵩口万安堡
编辑: | 浏览: 词条创建者:nenva     创建时间:
标签: 25.805218 118.588188

摘要: 位于永泰县嵩口镇道南村,因地处镇区下游,故又俗称“尾寨”。相传始建于元代至元年间(1264年-1294年);清咸丰三年(1853年)左右,由张氏先祖重建。万安堡坐南朝北,面临大樟溪,占地面积约4200㎡。外墙地基高约5米,厚约2米,用大樟溪卵石垒就,其上夯筑土墙,高约5米,墙体密布哨眼。内部木构,120多间房屋分三层沿寨墙四周分布,有巡防用的跑马道环绕;中为大天井,有一口古井,井栏款识“大清咸丰葵丑年菊月造”(1853年)。1932年9月,刚参加过淞沪抗战的十九路军在奉调入闽不久后,即调集一支部队来永泰进剿作乱大喜、白杜一带的悍匪陈培芳,进驻万安堡。至今寨门两侧石壁仍有十九路军所留的“日本人不灭,军人大耻;抗战到底,还我河山”的宣传标语。2017年公布为永泰县不可移动文物。[阅读全文]

嵩口德星楼
编辑: | 浏览: 词条创建者:nenva     创建时间:
标签: 25.807529 118.585807

摘要: 位于永泰县嵩口古镇,南面大樟溪。始建于明嘉靖年间。为三层木结构阁楼式建筑,建筑面积370㎡。一层为过街通道;二层供奉林公大使(林惠)。林惠为永泰汤埕人,南宋末年与兄弟林显、林应共同参军抗元,战死后首级漂至梧桐,身体却出现在嵩口楼下潭。本地百姓为纪念他故建此楼,名“得身楼”,因与“德星楼”谐音,久而久之改为今名。每年正月,嵩口民众都要举行林公大使出巡的“迎神”活动。[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