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的福州老建筑百科
福州老建筑百科 - 回溯千载历史,重建福州记忆 >> 明道盲童女校 >> 历史版本
编辑时间历史版本内容长度图片数目录数修改原因
03-24 20:08 历史版本2 4510 8 0 新增内容
上一历史版本 | 最新历史版本 |   下一历史版本 | 返回词条

明道盲童女校

 一、建筑名称:明道盲童女校

位于仓山区施埔路东侧,曾是“英国印度妇女教会”创办的“明道盲童女校”校舍,建于1922年。为两层砖木结构、殖民地券廊式风格的近代西洋建筑。现废弃。

该建筑西北侧另有一座建筑,推测为明道盲童女校附属建筑,现已贴瓷砖,作为福州市盲人院福乐家园使用。

二、建筑创建:

建于1922年。

三、建筑衍变: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英国印度妇女教会”派遣沈爱美(Stephen Emily)抵达福州,在仓山施浦租赁民房创办“私立福州明道盲女学校”。盲校所收的学生大部分是来自山西、厦门、新加坡等地因饥荒等天灾造成流离失所的孤苦女盲童。明道盲童女校所设教学和手工课程与灵光男童盲校相仿。学校分为幼儿园、初级小学。教授科目主要有:以《圣经》为文本,学习福州方言盲文、珠算、唱歌和弹琴等。国语(官话)盲文课程直到民国十七年(1928年)才设立。到民国二十五年开设的课程增加至:国语、公民、历史、地理、自然、常识、英文、宗教,由于学生都是视障女童,职业科开设编织与织布。所传授手工课程以家政为主,科目有:布置住宅、洗碗、汲水、洗衣、缝纫、看护幼童等。

1903年-1922年,明道盲童女校一直在梅坞顶基督教明道堂办学。

1922年明道盲童女校在施埔(现施埔路125号)新建校舍(即本建筑),教学方面才有更大的发展;并一直办学直到1951年。

1928年统计,明道盲童女校有80多名学生,从3岁到40多岁不等。已成年的学生大多不愿出嫁,甘心留校任教,或辅助传教士工作。学校也另外雇佣10余位明目女工协助校务工作。由于旧社会女性地位卑微,女盲人不可能像男性盲人可以有相对独立的生活,久居学校给盲童女校也带来比较大的经济负担。到民国中后期,入明道女童盲校就读的孩童需要经由介绍人推荐。

明道盲童女校的第一任校长沈爱美1922年去职,后来明道女童盲校继任校长的有胡师姑(Miss A.M.Wolfe)及兰师姑(Miss Lamb)等。1944年9月,兰回国。之后,由李孟雄一身兼灵光、明道两校校长之职。

1951年7月31日,福州市救济分会接管了灵光、明道二校,并合并更名为“福州市盲人学校”,第一任校长是侯若英。当时盲校共有盲人138人,年龄从七岁至四十多岁。校址仍在仓山施浦明道女校原址。

明道盲童女校老照片明道盲童女校老照片

四、建筑形态:

【2011】

明道盲童女校 (摄影:池志海/2011.8)明道盲童女校 (摄影:池志海/2011.8)
明道盲童女校 (摄影:池志海/2011.8)明道盲童女校 (摄影:池志海/2011.8)


明道盲童女校 (摄影:池志海/2011.8)明道盲童女校 (摄影:池志海/2011.8)
明道盲童女校 (摄影:池志海/2011.8)明道盲童女校 (摄影:池志海/2011.8)


明道盲童女校 (摄影:池志海/2011.8)明道盲童女校 (摄影:池志海/2011.8)
明道盲童女校 (摄影:池志海/2011.8)明道盲童女校 (摄影:池志海/2011.8)


明道盲童女校 (摄影:池志海/2011.8)明道盲童女校 (摄影:池志海/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