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的福州老建筑百科
福州老建筑百科 - 回溯千载历史,重建福州记忆 >> 白鸽楼 >> 历史版本
编辑时间历史版本内容长度图片数目录数修改原因
02-22 22:19 历史版本20 6484 8 0 调整页面
上一历史版本 | 最新历史版本 |   下一历史版本 | 返回词条

白鸽楼

一、建筑名称:白鸽楼、福建省供销合作社办公大楼旧址、塔亭医院附属护士学校(存疑)

位于仓山区公园西路2号,为一幢带有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现代式建筑,建筑面积1811平方米。因建筑屋脊塑有白鸽脊兽,故俗称“白鸽楼”。建于1955年,原为福建省供销合作社办公大楼。建筑为砖混结构,高四层,一层墙体石砌,二层以上为砖墙,平面长方形,中央内廊,楼梯间位于背面正中,正面五开间,背面四开间(不含楼梯间);屋顶模仿中国传统的歇山式屋顶,采用了传统彩画装饰,屋面上开有多个老虎窗用于采光和通风;窗下墙带有沙浆塑造的如意图案。现为福州市第二医院职工宿舍。另据陈兆奋先生回忆,该楼原为塔亭医院附属护士学校所在地,但此说存疑。

二、建筑创建:

本建筑的创建时间有两种说法。

  1. 《福州市仓山区建设志》对该建筑的记载为“福建省供销合作社办公大楼”,建于1955年:“(公园路26号院落)为一幢宫殿式砖石、混合结构楼房,屋顶为翘角瓦檐,有白鸽雕塑装饰。……建筑面积1811平方米。
    另据曾居住在陶园大院的网友“乡巴佬”了觪,该建筑建于1955年,建设前原址为一座较大的单层民居,一个小天井,中间有个厅;其中有户莆田人放在厅中卖食杂。这些民居拆除后,建成如今的建筑。
  2. 2012年1月20日,EdDuck、火燄山和nenva采访了塔亭医院(现市二医院)陈为信医师之子、陈兆奋老先生。根据陈兆奋先生的回忆,白鸽楼前身为塔亭医院附属护士学校,其父陈为信医师亲自参与了该楼的建设,建于1940年代末期。据火燄山分析,本建筑更接近“教会中国式”建筑风格而不是“民族形式”建筑风格,更符合塔亭医院这种教会公益事业建筑的性质;建筑的平面为典型的近代英美教学楼布局,不是苏式办公楼布局(苏式建筑楼梯一般靠近两端),作为护士学校使用更合理些;四是本建筑的结构形式是砖混结构,这是抗战胜利后到1949年间福州建筑的流行结构,而教会学校建筑更是早在二十年代就已经广泛使用;相反的,50年代苏式建筑都采用的是更原始的砖木结构,建于1957-1959年的东街、东大路各省厅局直机关大楼(包括福建省供销社的上级机关福建省商业厅大楼)也都是砖木结构,如果本建筑不是老建筑翻修而是新建的话,则没有理由建筑标准还高于上级机关福建省商业厅。

三、建筑衍变:

1959年左右至1968年,作为省职工疗养院使用;

文革中农民进城武斗,因该大楼坚固,不敢攻入。

1969年产权转给福州市第二医院,作为职工宿舍使用至今。

四、建筑形态:

本建筑为砖混结构,高四层,一层墙体石砌,二层以上为砖墙,平面长方形,中央内廊,楼梯间位于背面正中,正面五开间,背面四开间(不含楼梯间),房间开间大于进深,开设较多窗户,呈典型的近代学校教学楼布局(可参看华南女子大学马莲彭学院)。

白鸽楼的建筑风格较为独特,屋顶模仿中国传统的歇山式屋顶,采用了传统彩画装饰。但屋面上却开有多个老虎窗用于采光和通风;建筑墙身为标准的现代主义竖线条处理手法,但窗下墙又带有沙浆塑造的如意图案,则是1950年代的惯用手法。

现存建筑正立面经过改建,原二楼为柱廊,但如今已被封死。1959年电影《地下航线》的几个镜头可以印证这一点。

【1959年】

1959年上映的《地下航线》中拍摄的公园路北端,路顶端即为白鸽楼1959年上映的《地下航线》中拍摄的公园路北端,路顶端即为白鸽楼

【2007年】

白鸽楼背立面(拍摄:nenva / 2007年3月)白鸽楼背立面(拍摄:nenva / 2007年3月)
白鸽楼入口柱标语:斗私批修 (拍摄:nenva / 2007年3月)白鸽楼入口柱标语:斗私批修 (拍摄:nenva / 2007年3月)

 

从公园路看白鸽楼,路西侧是拆除陶园大院后正在建设的楼盘“使馆区9号”(拍摄:nenva / 2007年3月)从公园路看白鸽楼,路西侧是拆除陶园大院后正在建设的楼盘“使馆区9号”(拍摄:nenva / 2007年3月)

【2008年】

白鸽楼的特色脊兽:白鸽(拍摄:nenva / 2008年8月)白鸽楼的特色脊兽:白鸽(拍摄:nenva / 2008年8月)
白鸽楼一角白鸽楼一角

【2010】

白鸽楼外景(从南到北)(来源:严可清摄于2010年2月)仓山区文体局授权、提供白鸽楼外景(从南到北)(来源:严可清摄于2010年2月)仓山区文体局授权、提供




【2016】



白鸽楼北立面鸟瞰(来源:池志海摄于2016年3月)白鸽楼北立面鸟瞰(来源:池志海摄于2016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