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的福州老建筑百科
福州老建筑百科 - 回溯千载历史,重建福州记忆 >> 刘公纪念堂 >> 历史版本
编辑时间历史版本内容长度图片数目录数修改原因
06-10 20:40 历史版本37 10200 13 0 调整页面
上一历史版本 | 最新历史版本 |   下一历史版本 | 返回词条

刘公纪念堂

一、建筑名称:刘公纪念堂(Lau Memorial Church)

二、建筑创建:

  清道光二十七年(西元1847年)美国基督教公理会国外布道会派传教士杨顺和怀德夫妇来福州,以中洲为立足地,在江南桥畔赁屋传教。翌年把传教中心扩展到南台铺前顶保福山,修筑了该会在福州的第一座教堂救主堂

民国初年的格致书院鸟瞰图,注意到远处左侧刘公纪念堂的位置仍为民居,故右下角的带简易塔楼的建筑可能为老太平街教堂(来源:南加州大学图书馆,由耶鲁大学神学院授权)民国初年的格致书院鸟瞰图,注意到远处左侧刘公纪念堂的位置仍为民居,故右下角的带简易塔楼的建筑可能为老太平街教堂(来源:南加州大学图书馆,由耶鲁大学神学院授权)

  同治二年(西元1863年)美部会派麻林与夏察理来榕主持福州差会。并在于山麓购地沿街建一座曲尺形白砖楼,取名圣教楼,并在荒山坡地上盖起四座洋式平房,作为福州差会办事机构和外国传教士聚居地(俗称“洋界”)。光绪七年(西元1881年),建太平街教堂,是为公理会在福州的第二座教堂。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信徒刘谦安为纪念其父刘孟湜牧师,捐献巨款扩建新堂,遂改名刘公纪念堂。

  刘公纪念堂装有福建第一台巨型Estey牌“3-4-1”特型管风琴,该琴为美国富商Daniel Willis James的遗孀购买捐赠,并延请格致中学薛廷模校长夫人林雪金女士(西元1890-1979年)为管风琴师。每逢教堂有重要节期音乐活动,均由林女士弹奏管风琴。林雪金女士毕业自燕京大学,后曾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在美国期间学习管风琴演奏,回国后一直担任刘公纪念堂管风琴师,是福建省内最早的中国籍管风琴师。

三、建筑衍变

  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刘公纪念堂成为中华基督教会闽中协会的总堂,该会的节日大型音乐会均在此召开。

  50年代,中华基督教会参加基督教三自爱国会。“文革”中刘公纪念堂停止活动,1992年改名观巷堂重新开放活动。1994年该堂信徒1200人。

  观巷堂在2006年被教会自己拆毁,改建新堂。

四、建筑形态

  刘公纪念堂为红砖砌筑,平面接近正方形,面宽和进深均为八间,面积1888平方米,可容纳1000人举行宗教活动。建筑中央是一个相当于四层高的大厅,其他房间环绕大厅布置,一层为办公等用房,二层为宿舍,走廊在大厅一侧;“三层”为坡屋顶部分,用固定花窗装饰;“四层”为天窗,是大厅主要的光线来源。建筑外观朴素,除搂面位置砖的砌法有所不同外,没有任何装饰。屋顶为木桁架四坡攒尖顶小青瓦屋面;由于中央大厅设置高窗采光,外观看起来象象中国的重檐建筑。

美部会庆祝在福州开展传教事业七十周年(1917)庆祝会。图中正中为省长李厚基,左边是圣公会传教士罗为霖,右边分别是时任美国驻福州领事潘世恩和美部会传教士明恩溥。在本堂内举行的美部会福州传教事业七十周年(1917)庆祝会,引自《福州信使(Foochow Messenger)》1917年2月70周年特刊。图中正中为省长李厚基,左边是圣公会传教士罗为霖,右边分别是时任美国驻福州领事潘世恩和美部会传教士明恩溥。
刚建成时的观巷堂,引自《福州信使(Foochow Messenger)》1917年2月70周年特刊。刚建成时的刘公纪念堂,引自《福州信使(Foochow Messenger)》1917年2月70周年特刊。











1935年裨益知夫妇七秩双庆纪念照中的刘公纪念堂1935年裨益知夫妇七秩双庆纪念照中的刘公纪念堂

美部会福州传教事业七十周年(1917)庆祝会(来源:耶鲁大学神学院所藏裨益知日记及Virginia Van Andel女士的私人收藏)美部会福州传教事业七十周年(1917)庆祝会(来源:耶鲁大学神学院所藏裨益知日记及Virginia Van Andel女士的私人收藏)



 

 

 



永泰同仁中学校友欢迎伊(芳廷)赖林三先生在榕合影,1947年12月14日。本图由南加州大学提供,耶鲁大学神学院收藏。永泰同仁中学校友欢迎伊(芳廷)赖林三先生在榕合影,1947年12月14日。本图由南加州大学提供,耶鲁大学神学院收藏。


断裂的匾额(摄:红衣棒糖人/2013.1)断裂的匾额(摄:红衣棒糖人/2013.1)











内景,1993,火燄山攝内景,1993,火燄山攝


外景,1993 火燄山攝外景,1993 火燄山攝











中华基督教会裨益知博士暨夫人七秩双庆摄影纪念 1935年2月6日中华基督教会裨益知博士暨夫人七秩双庆摄影纪念 1935年2月6日(本建筑位于最右侧,上覆方形双层屋顶)


五、技术数据

【所在位置】于山北麓观巷
【建筑名称】刘公纪念堂
【产权机构】中华基督教会闽中协会
【当前所有】基督教三自爱国会
【建筑年代】1916年
【建筑功能】教堂、办公、宿舍
【建筑质式】砖木结构
【建筑质量】已被拆毁,拆毁前内部有轻微破损
【建筑形式】现代主义风格
【建筑作者】不明
【层数高度】两层,局部三层
【使用情况】被基督教三自爱国会拆毁改建新堂
【建筑环境】地处于山风景区北麓,邻近格致学校,附近均为居民住宅。
【价值评估】中华基督教会闽中协会驻地,规模较大,是研究福州近代宗教史、建筑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六、建筑身后

  重建的刘公纪念堂在细部方面借鉴了一些福州近代建筑的砌砖手法,但整体建筑因建筑规模较大,而用地相对局促,效果并不理想。

重建后的观巷基督教堂(来源:维基百科)

七、相关资料

  在“故纸收藏网”上有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发行的“乐助福州市观巷刘公孟湜纪念堂基金证券”一枚,但是票面中的建筑形象并未采用刘公纪念堂的照片。从其建筑形式来看,有可能是“圣教楼”,这可能与刘公纪念堂的现代主义风格不很受欢迎有关。 

民国十八年(1929年)发行的“乐助福州市观巷刘公孟湜纪念堂基金证券”,可见刘公纪念堂原貌(来源:故纸收藏网)
基金证券的背面(来源:故纸收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