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的福州老建筑百科
福州老建筑百科 - 回溯千载历史,重建福州记忆  > 所属分类  >  中华民国(1912 - 1949)    已经消失的    仓山区    临江街道    重要人物活动纪念地    居住建筑    清(1646 -1911)    人为拆除   
[0] 评论[0] 编辑

卧琴楼

 一、建筑名称:卧琴楼、迎晖阁 林轶南

位于仓山区窑花井弄54号,为清光绪年间进士陈自新营造的家宅,也是福州近代著名的私人藏书楼。陈家几代人才辈出,陈自新二子陈天听为民国时期烈士;六子陈天锡曾任国民政府外交部秘书、考试院首席参事等;七子陈仲经,曾任福建省长公署秘书、国民政府财政部秘书等职;孙陈正青,新中国新闻摄影的奠基人之一,拍摄了《开国大典》照片,曾任新闻总署摄影局副处长、新华社摄影部副主任。

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二、建筑创建

林轶南

始建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 林轶南

三、建筑衍变 林轶南

1953年建筑被“代管”。陈氏后裔自1990年起要求索回产权,至今未果。 福州老建筑

四、建筑形态

福州老建筑百科网

为两进大厝,一为正屋,一厅二房。前后六间,名“迎晖阁”。厅前有天井,左右各有厢房一间,均为楼房。二为书斋,名“卧琴楼”,亦一厅二房。
全楼隔为数间,厅前天井左右装置楼梯,上楼串门,十分方便。两厅正面都有围墙,墙外有一水池(现已填平),还有田地等(现均属福州市第二医院)。天井内是一个宽大的回廊,可直达右大门。门外空地后是陈氏祠堂。 福州老建筑百科网

林轶南

【2008年】

来源: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窑花井弄54号入口(小飞刀摄于2008年9月)窑花井弄54号入口(小飞刀摄于2008年9月)
入口东侧的空地(小飞刀摄于2008年9月)入口东侧的空地(小飞刀摄于2008年9月)

FZCUO



福州老建筑

一进天井(小飞刀摄于2008年9月)一进天井(小飞刀摄于2008年9月)

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林轶南



五、相关资料

福州厝

作家甄远东与陈正青之女陈平合著有《家国沧桑一百年》,详述陈自新家族历史,可参阅。以下陈氏家族史料部分来自于《家国沧桑一百年》,此注。

福州老建筑百科网

  1. 陈自新(1843 - 1904)

    谱名开猷,字焕皋。生於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长大后以科举正途入仕,先后服官广东、湖南。生平作书,专攻汉隶,晚年尤擅张迁碑。入仕前在福州与畏庐、林纾、奎因、陈培兰、组云、陈汉章、幼玉、季孔修、叶在衍等九人,名噪一时,有榕城书坛十噪之名。

    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陈自新支持维新,为陈宝箴器重。著有《迎晖阁文钞》四卷、《卧琴诗草》一卷(以家宅“迎晖阁”、“卧琴楼”名)。有八子。

  2. 陈天听(1872 - 1907)

    陈自新次子,字不浮,自少在“卧琴楼”读书。中日甲午战败,清廷割让台湾,天听深感痛心,赋诗:“赤嵌水土异吾闽,况复燕云脔割新。番社租庸充旅食,义民鼙鼓动征尘。炎荒风月无名士,旧日河山感主人。此去好消离索恨,许多遗老是乡亲。”“岛郡当年百战场,忍教拱手据金汤。书生绝口谈王会,大将甘心愧国殇。南渡衣冠应不少,汉家伏腊讵能忘。凭君往谒延平庙,陈迹沧桑吊瓣香。”
    林轶南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在湖南以幕籍咨送日本留学,专习法政。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毕业,于四月十九日乘日本“博爱丸”船回国。翌日,在船遇一韩国人,对甲午战后之中韩国事有同病相怜之慨,痛锥心胸,通宵哭泣。二十一日,船由神户出发到播摩滩午餐,天听又与同归者纵谈日本压迫,义愤填膺,泪下如雨。至未时,大呼“中国竟无人耶!”一跃而下,蹈海自尽殉国。福州革命党同志在
    十锦祠为其举行追悼大会,许多人当场剪去发辫,以示反清。民国肇建,被国民政府追认为烈士。 福老建州筑

  3. 陈天锡(1885 - 1975)

    陈天锡(来源:《沪江年刊》1947年第30卷12页)陈天锡(来源:《沪江年刊》1947年第30卷12页)
    福州老建筑
    陈自新六子。光绪十一年(1885年)二月二十二日生于福州台江南之下渡塔亭,行六,大名天锡,谱名作甘,字伯稼。由前清官府幕僚而投身国民革命,曾任国民军政府外交部秘书,考试院秘书。与林森、戴季陶先生终生交厚,后去台湾。著有《故国民政府主席林公传》、《戴季陶先生的生平》、《戴季陶年谱》、《迟庄回忆录》、《清代幕府人事制度》、《考试院施政编年录》、《西沙岛东沙岛成案汇编》、《东沙岛成案汇编》等书,生平著作等身。陈天锡先生是研究古代法律著名学者,其关于律法方面的著述,至今依然是海峡两岸研究近代司法历史的依据。 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陈天锡先生在台湾考试院首席参事位置上退休,1975年4月8日逝世,安葬於台北阳明山公墓。



  4. 陈仲经(1885 - 1974)

    任福建建设厅秘书主任时的陈仲经(来源:《福建建设厅月刊》1927年第4期)任福建建设厅秘书主任时的陈仲经(来源:《福建建设厅月刊》1927年第4期)

    陈自新七子。晚号琴楼,福州人。光绪十一年四月十一日生,谱名作砺,大名希亮,字仲经。现藏中山陵藏经楼中“三民主义”全文碑刻,当年分别由十四位海内著名书法名家书写,其中就有陈天锡先生和陈仲经先生弟兄二人,可见当年陈氏兄弟的名望之高。

    福州老建筑


    陈仲经先生童年随父宦在湖南读书,后受业於经学大师善化皮鹿门锡瑞先生。又入忠益学堂就读,年十九授室,娶大家闺秀李廉为妻。二十岁考入湖南游学预备科,未几该科停办,又考入南洋方言学堂,志在出洋留学。后因当局防范学生出洋,限制极严,所志不遂,而转入南京高等学堂。前后肄业三校,每试多冠军,见重师长。

    FZCUO



    一九二一年(民国十年),三十八岁的陈仲经先生,投身国民革命阵营,先后受知林森、宋子文二公,任福建省长公署及大本营建设部秘书,国民政府财政部秘书,兼代印花税处处长。
    福州厝

    抗战时妻离子散,一九四一年(民国三十年)十一月回渝述职,任考试院考选委员会任为第二处处长,主管任命人员考试事宜。解放前夕任国民政府广东广西考铨处处长,后随国民政府去台湾。从此对故土骨肉,只能隔海遥想。 福州老建筑

    一九五二年(民国四十一年)六月,陈仲经卸任,受聘考选部顾问,退休闲居。每日吟咏写作,与故友新知集会联吟,恣意临池,藉以调养身心,寄托精神。所著《琴楼吟草》一集,於一九七三年夏在台出版。故园情怀,催人泪下。

    福州老建筑



    陈仲经先生一九七四年(民国六十二年)元月十七日逝世,安葬於阳明山公墓。

    林轶南

  5. 陈正青

    陈仲经子,1917年12月生于湖南长沙,幼年在福州读书,大学毕业后在1936年参加革命赴延安。任八路军“西北战地服务团”戏剧队队长、鲁迅艺术文学院研究员、嫩江军区政治部宣传科长、《东北画报》社摄影科长、新闻总署摄影局副处长、新华社摄影部副主任等职,为新中国新闻摄影奠基人之一,摄影作品《开国大典》被载入史册。陈正青的夫人何慧(系“电光刘”刘崇佑长外孙女)1937年参加革命赴延安,任八路军“西北战地服务团”歌咏队长、新华社摄影部国际组组长。1966年8月27日,陈正青、何慧夫妻二人,在文革中被迫害,双双含冤去世。

    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陈正青、侯波与毛主席(来源:《从“卧琴楼”走出的英才》)陈正青、侯波与毛主席(来源:《从“卧琴楼”走出的英才》)

福老建州筑


陈天锡、陈仲经兄弟与中山陵藏经楼碑亭

陈天锡、陈仲经兄弟除在国民政府任职外,还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1934年11月,中国佛教协会发起募建南京中山陵藏经楼(现孙中山纪念馆藏经楼),其中碑廊有冯玉祥捐献的138块高1.90米,宽0.9米的河南嵩山青石碑,碑文为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全文,共6讲138块15.5万余字,由当时负盛名的十四位书法家书写,其中也包括陈天锡、陈仲经兄弟。(十四人为张乃恭、陈天锡、连声海、李启琛、叶恭绰、郑洪年、陈仲经、蔡允、胡涤、彭醇士、王宜汉、李宣倜、王贤、邓粪翁) FZCUO

福老建州筑

藏经楼碑亭(来源:51766.com)中山陵藏经楼碑廊(来源:51766.com)
来源: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花亭仓巷4-5号    下一篇 南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