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位于法堂北侧,90年代初在原址兴建华严三圣殿,被迁/重建至东侧新辟放生池北侧。[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鼓楼区福州西湖公园的西南角,占地2000平方米,背靠“大梦松声”、紧邻“荷亭唱晚”。桂斋原为李纲祠附属建筑,清道光八年(1828年),林则徐丁父忧在家,主持疏浚西湖,就荷亭西皇华亭旧址兴建李忠定公(李纲)祠,祠旁建花厅三间,取李纲晚年住所“桂斋”为名,并植桂花两株。祠毁于抗战,林则徐手书碑毁于“文革”。1984年重建,改称“林文忠公读书处”。1961年公布为福州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鼓楼区洪山镇,跨洪江上,始建不详。旧有石桥,门狭小,明成化十一年(1475)镇守太监卢胜扩建,成化廿二年(1486)太监陈道重修。明万历、清顺治、康熙、乾隆、道光年间屡有修缮。民国二十四年(1935)改建;1953年改建为钢筋混凝土钢架木梁桥;1987年因北侧建新桥,将旧桥拆毁。现存部分桥墩,仍可见。[阅读全文:]
摘要: 同治十二年(1873年),闽巡抚王凯泰在福州西湖旁的书院旧址设立“致用堂”一所,并建“十三本梅花书屋”。同治十三年,改称致用书院,聘林寿图为山长。 光绪年间迁至乌石山范公祠附近。书院依山建筑,院基比较高,由下层经石阶几十级才到达大门。前为讲堂,高爽宏敞,为各书院所不及。但无学舍,只有书斋几间和藏书室一所。后院有楼房几间,是山长住宅。1903年,陈宝琛将东文学堂改为官立全闽师范学堂,用致用书院旧址办学,遂改为全闽师范学堂简易科。毁于抗日战争时期,原址现为福州市直机关幼儿园。[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鼓楼区杨桥西路祭酒岭,原为美以美会等创办的“福州私立协和职业学校”教学楼之一,始建于民国十七年(1928),抗战期间被日军炸毁,抗战胜利后重建。建国后经过院校调整、合并,改称福州农业职业学校;1958年福州农业职业学校划归福建农学院、从此迁出,本建筑之后一直为部队使用。[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福州府城西门外陆庄河,北通柴巷,南连高峰里,石构平梁桥。建于清乾隆庚申年(西元1740年)。桥长13.90米,宽3.64米,跨度7.50米。桥面直铺七条石坂。[阅读全文:]
摘要: [洪山镇马鞍村北·清光绪十六年(1890)·区文物保护单位]郭柏苍(1815-1890),侯官(今福州市)人,清道光二十年(1840)举人,学者、藏书家。官至内阁中书及主事。[阅读全文:]
摘要: 长春铺清代民居位于长春铺西端,背靠金牛山公园,坐北朝南,前后两进,建于清代晚期。建筑前有一道院门,朝向东南,弧形围墙。建筑大门上方单披门罩,入石门框为门厅,左右披舍改造较多。一进面阔三间进深五柱,前置轩[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