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欧冶池在福州市区北部,鼓屏路东,旧福建省财政厅大院内。相传为春秋时期著名冶炼家欧冶子铸剑处,故名。一称剑池。池旁有冶山和剑池后等古迹。[阅读全文:]
摘要: 在欧冶池北,元泰定五年(1328)立。碑曾裂为三段。移至于山九仙观碑廊保存,1998年重树于此。碑花岗岩石,圆首,通高2.65米,宽1.01米。碑文楷书,分三行竖刻:“泰定五年岁次戊辰三月三日奉 三皇庙[阅读全文:]
摘要: 本建筑位于中山大院53座,因侧墙留有标有“朱子祠”的拱门,而被确定为林则徐幼年就学过的文笔书院。[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鼓东路44号福建省民政厅大院门口,该地明清为按察使司衙门,民国时为省高等法院。[阅读全文:]
摘要: 泉山摩崖题刻,也称冶山摩崖石刻,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鼓东街道中山路冶山(泉山)。泉山,又名冶山、将军山,史载为闽越王无诸(越王勾践的后裔)的都城所在。山上岩壁之上保留了寿岩、山阴亭、望京山、唐裴刺史球场故址等宋代至民国年间三十余处摩崖题刻。泉山摩崖题刻是福州地处市区的一处摩崖石刻群,是体现福州城市衍化进程的重要史迹所在。[阅读全文:]
摘要: 福州贡院作为福建举行乡试的场所,在丽文坊之东,即今鼓楼区中山北路中山堂一带。今福州贡院多已毁,仅存至公堂。[阅读全文:]
摘要: 一、建筑名称:崇德寺二、建筑创建: 据载,始建于唐上元甲戌年间(西元674年),历代兴替不详,最后的建筑实物似为晚清民国间物。三、建筑衍变: 据官方说法,崇德寺在文革前倒塌,实际尚存一殿。 八十年[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