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位于福州市鼓楼区仙塔街48-50号,始建于明末,系口译《茶花女》第一人王寿昌的故居、也是清末民初福州名人、才女吟诗作画之所。原大院四面围墙,大门坐东朝西,前后三进,穿斗式木构架,双坡顶,“六扇五”;第二进后园有一座形似雄狮的假山,称为“狮山”;周围有鱼池、八角亭、拜月台、仙人洞等。民国三年(1914年)第三进进行改建,自成院落。住在二进的黄锡光把单层花厅改为双层,楼上作为藏书阁,藏书万卷;楼下为福州名流吟诗书画之所,由陈衍等题名、郑孝胥题匾为“光福山房”。1958年以后,首进房屋被改建;二进花厅、藏书阁、狮山、鱼池等由黄家后裔另辟小门出入。1992年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光福山房原址却随即在1996年被拆毁开发房地产,只有花园中的假山“狮山”被移建于乌山道山观。[阅读全文:]
摘要: 秀福里位于台江区“榕城古街”附近居民里,为三座近代建筑组成的建筑群,包括位于居民里96号的红砖洋楼,及对面两座对称的广东式排屋。[阅读全文:]
摘要: 浦西路林宅位于白马河边浦西路12号,五开间,七柱,两侧有坡屋面厢房,屋面各朝向两侧。晚清建筑,用硬挑挑檐 ,有软卷棚轩廊,正厅有前后两层看架。主要特点是用材粗大,屏柱直径在40cm以上。 [阅读全文:]
摘要: 一、建筑名称:陈本孚故居二、建筑创建: 本宅具体创建时间不详,从现存实物来看应建于中晚清。三、建筑衍变: 建筑保存完好。目前居民已迁出。四、建筑形态: 陈本孚故居位于台屿村,平面呈凹字形,凹口埕院[阅读全文:]
摘要: 中截陈宅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建新镇中截村,南偏东16度,占地面积750平方米。西洋式外立面,中式厅堂,属于典型的中西合璧二层民居建筑。由前天井、回廊、正座、后天井等组成。外墙为红砖墙,有露台。正座用青砖包围,底部设拱形门,内部中式风格。中式主座面阔三间,进深五柱用十三檩,穿斗式木构架。[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鼓岭梁厝柱岗顶,建于清末,原门牌号97(1919年以前)、381(1919年后)。该建筑曾经为福建协和大学校长庄才伟(E. C. Jones)和教务长徐光荣(R. Scott)居住,俗称“徐家”。1944年为著名传教士倪柝声购入,作为“鼓岭执事之家”使用;倪柝声也曾在此居住。2013年整修后辟为“加德纳展示馆”,展出著名的“鼓岭故事”主角密尔顿·加德纳的生平事迹。[阅读全文:]
摘要: 本建筑东邻观巷,西靠观巷堂,应建于观巷堂1916年落成之后。清水红砖墙面,东侧正立面有装饰意味的双层拱廊。[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