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的福州老建筑百科
福州老建筑百科 - 回溯千载历史,重建福州记忆>> 百科分类 >> 存续状态

该分类下有1232个词条 创建该分类下的词条 "存续状态" 分类下的词条

福州私立协和职业学校教学楼1
编辑:22次 | 浏览:40253次 词条创建者:下九流     创建时间:10-20 22:50

摘要: 位于鼓楼区杨桥西路祭酒岭,原为美以美会等创办的“福州私立协和职业学校”教学楼之一,始建于民国十七年(1928),抗战期间被日军炸毁,抗战胜利后重建。建国后经过院校调整、合并,改称福州农业职业学校;1958年福州农业职业学校划归福建农学院、从此迁出,本建筑之后一直为部队使用。2013年以“祭酒岭近现代建筑”名义公布为福建省第一批城市优秀近现代建筑。2017年3月被部队拆除。[阅读全文:]

汤房巷董氏家庙
编辑:15次 | 浏览:25788次 词条创建者:蜗牛的温暖     创建时间:05-22 20:26

摘要: 汤房巷董氏家庙位于台江区上杭路南侧,汤房巷西侧,前门为汤房巷4号,后有小门设于上杭路福州市工商联斜对面。整体建于清代,原为董氏所有,后改为民居并售予郑氏。该建筑坐北朝南,前后三进,四面封火墙。前有花园,一二进均面阔三间进深五柱,第三进为楼。[阅读全文:]

绥安会馆
编辑:6次 | 浏览:13914次 词条创建者:下九流     创建时间:02-26 23:41

摘要:  位于福州台江区双杭街道上杭路。建于清末,江西绥安商帮集资兴建。总占地面积1281平方米。坐北向南,仅存主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穿斗式减柱造木构架,重澹歇山顶,藻井、木构件雕饰完好。[阅读全文:]

黄檗山万福寺
编辑:18次 | 浏览:61857次 词条创建者:火燄山     创建时间:01-28 22:21

摘要: 一、建筑名称:万福寺二、建筑创建:  唐贞元五年(西元789年),莆田人正干从六祖慧能处学禅得法回闽,师父临别赠语“遇苦即止”。正干路经黄檗山,见山川灵秀,因悟“黄檗味苦”,便开山结茅,募缘建寺,名“般[阅读全文:]

福建新华印刷厂
编辑:0次 | 浏览:1317次 词条创建者:fzcuosfanabc     创建时间:01-26 02:07

摘要: 福建新华印刷厂,成立于1949年8月,旋并入福州印刷厂,1957年又从中分出福州第六印刷厂,1961年改为现名。[阅读全文:]

赵世显墓
编辑:1次 | 浏览:1232次 词条创建者:fzcuosfanabc     创建时间:01-24 21:17

摘要: 福州东郊竹屿村竹林境后山有一座古墓,墓面宽15米,纵深约60米,面向东南,封土前的基碑楷书:“皇宋赠昌国公人闽始祖赵公乔梓,民国九年仲冬全闽裔孙重修。”1985年发掘后,根据出土文物确定该墓实为明朝人赵世显及其夫人吴瑞合葬墓。[阅读全文:]

庄头洋中厝1-3号
编辑:0次 | 浏览:1100次 词条创建者:几雨     创建时间:01-23 13:55

摘要: 位于青口镇庄头村洋中厝1-3号,民国青砖木构民居,坐北朝南,2023年6月拆除。[阅读全文:]

庄头洋中厝4-3号
编辑:0次 | 浏览:1100次 词条创建者:几雨     创建时间:01-23 13:42

摘要: 晚清民国民居,2023年6月迁建至后福村,开设“福州肉燕博物馆”。[阅读全文:]

鼓岭禅臣别墅
编辑:27次 | 浏览:53587次 词条创建者:CHI B     创建时间:04-25 17:46

摘要: 原为德商福州禅臣洋行创始人、曾任德国驻福州领事的谢弥沈(G. Siemssen)的度假别墅,原为单层石木结构建筑,1910年左右改建为二层石木结构洋房。1970-1980年代在台风中屋顶毁损,逐渐倒塌。2021年仿旧貌,整体重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仅保留原入口门楼。[阅读全文:]

文光宝塔
编辑:5次 | 浏览:8912次 词条创建者:晋安梅客     创建时间:10-14 12:23

摘要:       文光宝塔原在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东南的鳌顶峰巅,这里还有魁星岩、飞来石、龙观井、自成桥等名胜古迹。文光塔因年久失修,部分构件残损毁佚,1982年,福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将其移置于山戚公祠边。2015年5月13日,热心村民向市文化部门申请将塔迁回原址,2018年9月28日,宝塔运抵原位,于2019年4月21日修复成功。       塔始建于北宋年间(960-1127)。平面呈八角形,计七层,楼阁式实心石构,通高约8米。塔座八角形,周长6.67米,枋面分别饰以云纹等图案。第一层南面塔身门额上阴刻有直下右读“文光宝塔”楷书塔名。塔身逐层略有收分,塔檐平直伸出,出檐较长,檐面雕凿勾头、滴水。每层各面塔身辟有佛龛,内浮雕有佛像,造型端庄古朴。八角攒尖顶,上置相轮塔刹,塔外观淳朴稳重,雕刻精致,但风化严重。塔刹与基座为迁移时所造。       民间传说,北宋年间,城门这个地方住着郑、林两大姓,他们以耕织为生,经常受到官府衙役的欺凌。乡人希冀郑、林学子能为家族争气,高中进士、举人,以图当个大官,以解任人摆布遭受欺压的“窝囊气”。于是,请堪舆家选址,在城门山巅建造一座石塔,象征一支笔,厚壤镇邪,[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