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德园弄是曾位于仓山区岭后的一条小路,在岭后的拆迁中消失。德园弄因附近的一座近代建筑——德园(岭后)而得名。[阅读全文:]
摘要: 一、街道名称:水部门大街 因位于明府城水部門內得名。二、街道起讫:水部门大街北起安泰河上的古仙桥,与河西路相接,与秀冶里河沿交叉;南到水部门(今福新路口),全长约350米。三、街道沿革: 早在五代闽[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台江区八一七路南端的闽江之畔,南起解放大桥路口,北至小桥头,因楞岩洲设“中亭”而形成街市,故而得名。“五口通商”之后福州商业兴盛,中亭街商埠十分繁荣。中亭街于1998-2002年重建,已不复旧貌。[阅读全文:]
摘要: 南街即八一七北路,中国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的一条重要街道,南北走向,旧曾名宣政路、中正路。南街是福州古老的中轴线,历来是商业繁荣之地。[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鼓楼区鼓西街道,长约230米,南北分别连接省府路和鼓西路。肃威路原名“马房巷”,又称便民巷,是清代闽浙总督署马房边的小巷。1925年萨镇冰任福建省长期间,扩宽马房巷、修建了一条新型马路,因萨镇冰有“肃威上将军”头衔,故该路命名为“肃威路”。[阅读全文:]
摘要: 一、街道名称:五四路 因修建时与五一路相连,取“五四青年节”为名。二、街道起讫: 五四路南起澳桥头,北到福州火车站,全长3.6公里。 因五四路南段为河西路的一部分,为避免重叠,本词条内容南起汤门水[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仓山区临江街道,原是一条L型道路、北连泛船浦前街。这里多为广东人所居,因称“粤华坊”。内有同名建筑“粤华坊”。老粤华坊在南江滨大道建设中拆除,现改为一条南北走向的道路,南自观海路,北至南江滨西大道。2017年被列入“老地名保护名单”。[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福州市鼓楼区黄巷以南,西通文儒坊,是“三坊七巷”之一。因唐代农民起义军黄巢入闽时,到此巷即告示安民,故名。[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