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位于仓山区仓前街道、对湖街道,旧称大湖弄,因附近原有对湖(大湖)而得名。该弄北起鹤龄路(今爱国路),南经湖山里(今逸园新村)通楼后街(今对湖路),全长约245米。道路东西两侧原有法国、日本驻福州领事馆建筑,现均已不存。[阅读全文:]
摘要: 复园路是位于仓山区中部的一条路,隶属于仓前街道。原为小巷,名“复园里”,因路上的“复园”(今复园新村)而得名。1970年代因纪念中越友谊而改名“中越路”。复园路是《公园路历史建筑群保护规划》划定的13条风貌街巷之一,沿线历史建筑众多,其中清河庐(清河山庐)、颖庐为文物登记点;还有复园里1-5号、复园里6号、朴园(复园路25号)、复园路12-7号等一系列历史建筑。[阅读全文:]
摘要: 一、道路名称:乐群楼二、道路起讫: 东起梅坞路,西接爱国路,全长约800米。三、道路衍变: 咸丰四年(西元1854年),英国驻福州领事经地方政府批准,租用天安寺双江台空地建筑领事馆及官邸[阅读全文:]
摘要: 德园弄是曾位于仓山区岭后的一条小路,在岭后的拆迁中消失。德园弄因附近的一座近代建筑——德园(岭后)而得名。[阅读全文:]
摘要: 公园路是位于仓山区中部的一条路,隶属于仓前街道。清光绪年欧美各国来闽人员在现福州人民体育场处开辟跑马场,民国改为林森公园,路遂而得名。[阅读全文:]
摘要: 观井路东起观海路、上藤路和临江路交接处,西连仓前路、解放大桥,中迈梅坞路,长417米。原来东段大岭顶没有道路,西段是乡间石板道。民国17年(1928年)先改建西段石板路为水泥路,后又打通东段大岭顶连接上[阅读全文:]
摘要: 槐荫里是仓山区的一条道路,北通乐群路,南与麦园路、进步路相连。槐荫里得名于曾位于附近的琅琊王氏(即开闽王王审知的家族谱系)“三槐堂”。王氏素有“槐荫连云”、“槐荫满堂”等说法,有些王氏祠堂亦名“槐荫堂”[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