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现有建筑为清光绪八年(1882)由住持复本禅师、监院微妙禅师重建。1980年起又作修建。[阅读全文:]
摘要: 原位于法堂北侧,90年代初在原址兴建华严三圣殿,被迁/重建至东侧新辟放生池北侧。[阅读全文:]
摘要: 又称闽王祠,位于庆城路,主祀闽王王审知,现余两路四进建筑,市级文保单位。祠内“恩赐琅琊郡王德政碑”为“天下四大唐碑”之一,载有王审知开辟甘棠港、倡导海外贸易等内容。祠内碑刻为省级文保单位。[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晋安区鼓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十八罗汉塔”甬道尽头,为涌泉寺的第一道山门。主体为单层木结构歇山顶四方亭,外有石墙围护。建筑檐下悬有“无尽石门”匾,石柱上有一幅语意双关的名联,曰:“净地何须扫,空门不用关”。[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福州市马尾区君竹村,宋景佑五年(1038年)建,清雍正、嘉庆、同治年间多次重修。东西走向,石构,单孔,平梁式,全长8.6米,宽2.5米。望柱方形,条石栏杆。两端铺设4级台阶,栏板上有“济美桥”和历代重修题刻。[阅读全文:]
摘要: 显应宫即天妃宫,位于长乐市津港镇仙岐十五都,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显应宫中出土的泥塑(显应宫泥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显应宫遗址(地宫部分)则是福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鼓楼区福州西湖公园的西南角,占地2000平方米,背靠“大梦松声”、紧邻“荷亭唱晚”。桂斋原为李纲祠附属建筑,清道光八年(1828年),林则徐丁父忧在家,主持疏浚西湖,就荷亭西皇华亭旧址兴建李忠定公(李纲)祠,祠旁建花厅三间,取李纲晚年住所“桂斋”为名,并植桂花两株。祠毁于抗战,林则徐手书碑毁于“文革”。1984年重建,改称“林文忠公读书处”。1961年公布为福州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福州市台江区义州街道白马河上,建于清末,为福州木帮商会集资建造。东西走向,石构平梁桥,三墩四孔,不等跨,墩船形,桥长74米,宽3米,望柱23对栏版22副,多次重修。民国33年(1944年[阅读全文:]